Quantcast
Channel: WFU BLOG
Viewing all 57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Blogger 自製「精選文章」小工具﹍圖片版

$
0
0
blogger-collection-image-version.jpg-Blogger 自製「精選文章」小工具﹍圖片版Blogger 官方幾年前推出「精選文章」小工具,我認為這個功能非常有必要性,因為跟側邊欄的「熱門文章」、「最新文章」工具一樣,都具有維持訪客注意力、減少跳出率的用途。

不過本質上,「精選文章」還是有所不同:

  • 「熱門文章」顯示的文章無法由自己決定,熱門程度是由訪客決定。
  • 「最新文章」容易良莠不齊,不太可能每篇文章都很吸睛。
  • 「精選文章」是親自精挑細選過的文章,在某種程度上會比「熱門文章」實用。

但是官方推出的這個「精選文章」工具,WFU 卻從來沒有想要安裝,因為覺得很不實用,只能顯示一篇文章而已。

如果可以顯示自訂數量的精選文章,宣傳效果不是更好嗎?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精選文章」的必要性


雖然本站的主題是 Blogger,不過熱門文章前十名只有一篇與 Blogger 主題相關,這也會造成搜尋長尾關鍵字而來的主要讀者,對網站有興趣而想多閱讀一些熱門、看板文章時,卻找不到幾篇 Blogger 相關文章。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相當無奈的現象,然而熱門文章的排行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比較好的作法是,親自挑選幾篇文章放在側邊欄,相信經由這些「精選文章」,可以更快讓讀者認識自己的網站。

那麼本篇將會改造「精選文章」工具:

  • 可以指定顯示的文章數
  • 可以指定列出某標籤的文章
  • 例如將所有要出現在「精選文章」工具的文章,設定某個標籤名稱即可


側邊欄版面效果大致如下:

blogger-collection-image-version-1.jpg-Blogger 自製「精選文章」小工具﹍圖片版



二、安裝程式碼


請到後台 → 版面配置 → 新增小工具 → 選擇「HTML/JavaScript」→ 填入標題、及以下程式碼:

  1. <div id="collection_img"></div>
  2.  
  3. <script src='//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2.0.0/jquery.min.js'></script>
  4. <script>
  5. (function() {
  6. var label = "精選文章", // 填入精選文章使用的標籤名稱
  7. total = 5, // 顯示最新的幾篇文章
  8. noImage = "https://3.bp.blogspot.com/-4JBpCsqL6a4/Vh3ciHoReQI/AAAAAAAAMq8/WMHCDhvnj4M/s1600/wfublog-post.jpg", // 無縮圖的預設圖片
  9. width = 400, // 圖片寬度
  10. ratio = 0.6, // 縮圖長寬比例
  11. feedUrl = "/feeds/posts/summary/-/" + label + "?max-results=" + total + "&alt=json-in-script&callback=?";
  12.  
  13. $.getJSON(feedUrl,function(a){showPost(a)});function showPost(json){var entries=json.feed.entry,html="",i,j,l,entry,title,link,url,img;var _0x29da=["\x39\x28\x69\x20\x31\x38\x20\x6F\x29\x7B\x32\x3D\x6F\x5B\x69\x5D\x3B\x36\x3D\x32\x2E\x36\x2E\x24\x74\x3B\x34\x3D\x32\x2E\x70\x24\x72\x3F\x32\x2E\x70\x24\x72\x2E\x37\x3A\x4A\x3B\x34\x3D\x34\x2E\x64\x28\x2F\x46\x2D\x63\x2F\x2C\x22\x77\x22\x2B\x67\x2B\x22\x2D\x68\x22\x2B\x42\x28\x67\x2A\x7A\x29\x2B\x22\x2D\x6E\x22\x29\x2E\x64\x28\x22\x50\x3A\x22\x2C\x22\x71\x3A\x22\x29\x3B\x35\x3D\x32\x2E\x35\x3B\x6C\x3D\x32\x2E\x35\x2E\x75\x3B\x39\x28\x6A\x3D\x30\x3B\x6A\x3C\x6C\x3B\x6A\x2B\x2B\x29\x7B\x76\x28\x35\x5B\x6A\x5D\x2E\x78\x3D\x3D\x22\x79\x22\x29\x7B\x37\x3D\x35\x5B\x6A\x5D\x2E\x38\x3B\x41\x7D\x7D\x31\x2B\x3D\x22\x3C\x33\x20\x66\x3D\x27\x43\x27\x3E\x22\x3B\x31\x2B\x3D\x22\x3C\x61\x20\x38\x3D\x27\x22\x2B\x37\x2B\x22\x27\x3E\x22\x3B\x31\x2B\x3D\x22\x3C\x34\x20\x44\x3D\x27\x22\x2B\x34\x2B\x22\x27\x2F\x3E\x22\x3B\x31\x2B\x3D\x22\x3C\x2F\x61\x3E\x22\x3B\x31\x2B\x3D\x22\x3C\x33\x20\x66\x3D\x27\x45\x27\x3E\x22\x3B\x31\x2B\x3D\x22\x3C\x61\x20\x38\x3D\x27\x22\x2B\x37\x2B\x22\x27\x3E\x22\x2B\x36\x2B\x22\x3C\x2F\x61\x3E\x3C\x2F\x33\x3E\x22\x3B\x31\x2B\x3D\x22\x3C\x2F\x33\x3E\x22\x7D\x31\x2B\x3D\x22\x3C\x33\x20\x65\x3D\x27\x47\x2D\x48\x3A\x20\x49\x3B\x62\x2D\x4B\x3A\x4C\x3B\x27\x3E\x3C\x61\x20\x38\x3D\x27\x71\x3A\x2F\x2F\x4D\x2E\x4E\x2E\x4F\x2F\x73\x2F\x51\x2F\x52\x2D\x53\x2D\x54\x2D\x55\x2E\x31\x27\x20\x56\x3D\x27\x57\x27\x20\x65\x3D\x27\x62\x2D\x58\x3A\x20\x59\x3B\x20\x5A\x3A\x20\x23\x31\x30\x3B\x20\x6D\x2D\x31\x31\x3A\x20\x31\x32\x2C\x20\x31\x33\x2C\x20\x31\x34\x2D\x31\x35\x3B\x20\x6D\x2D\x31\x36\x3A\x20\x31\x37\x3B\x27\x20\x36\x3D\x27\x6B\x20\u7CBE\u9078\u6587\u7AE0\x5C\x6E\u7A0B\u5F0F\u8A2D\u8A08\uFF1A\x31\x39\x20\x31\x61\x27\x3E\u24E6\x20\x6B\x20\x31\x62\x3C\x2F\x61\x3E\x3C\x2F\x33\x3E\x22\x3B\x24\x28\x22\x23\x31\x63\x22\x29\x2E\x31\x28\x31\x29\x3B","\x7C","\x73\x70\x6C\x69\x74","\x7C\x68\x74\x6D\x6C\x7C\x65\x6E\x74\x72\x79\x7C\x64\x69\x76\x7C\x69\x6D\x67\x7C\x6C\x69\x6E\x6B\x7C\x74\x69\x74\x6C\x65\x7C\x75\x72\x6C\x7C\x68\x72\x65\x66\x7C\x66\x6F\x72\x7C\x7C\x74\x65\x78\x74\x7C\x7C\x72\x65\x70\x6C\x61\x63\x65\x7C\x73\x74\x79\x6C\x65\x7C\x63\x6C\x61\x73\x73\x7C\x77\x69\x64\x74\x68\x7C\x7C\x7C\x7C\x42\x6C\x6F\x67\x67\x65\x72\x7C\x7C\x66\x6F\x6E\x74\x7C\x7C\x65\x6E\x74\x72\x69\x65\x73\x7C\x6D\x65\x64\x69\x61\x7C\x68\x74\x74\x70\x73\x7C\x74\x68\x75\x6D\x62\x6E\x61\x69\x6C\x7C\x32\x30\x31\x38\x7C\x7C\x6C\x65\x6E\x67\x74\x68\x7C\x69\x66\x7C\x7C\x72\x65\x6C\x7C\x61\x6C\x74\x65\x72\x6E\x61\x74\x65\x7C\x72\x61\x74\x69\x6F\x7C\x62\x72\x65\x61\x6B\x7C\x70\x61\x72\x73\x65\x49\x6E\x74\x7C\x69\x74\x65\x6D\x7C\x73\x72\x63\x7C\x70\x6F\x73\x74\x5F\x74\x69\x74\x6C\x65\x7C\x73\x37\x32\x7C\x6D\x61\x72\x67\x69\x6E\x7C\x74\x6F\x70\x7C\x35\x70\x78\x7C\x6E\x6F\x49\x6D\x61\x67\x65\x7C\x61\x6C\x69\x67\x6E\x7C\x72\x69\x67\x68\x74\x7C\x77\x77\x77\x7C\x77\x66\x75\x62\x6C\x6F\x67\x7C\x63\x6F\x6D\x7C\x68\x74\x74\x70\x7C\x30\x37\x7C\x62\x6C\x6F\x67\x67\x65\x72\x7C\x63\x6F\x6C\x6C\x65\x63\x74\x69\x6F\x6E\x7C\x69\x6D\x61\x67\x65\x7C\x76\x65\x72\x73\x69\x6F\x6E\x7C\x74\x61\x72\x67\x65\x74\x7C\x5F\x62\x6C\x61\x6E\x6B\x7C\x64\x65\x63\x6F\x72\x61\x74\x69\x6F\x6E\x7C\x6E\x6F\x6E\x65\x7C\x63\x6F\x6C\x6F\x72\x7C\x63\x63\x63\x7C\x66\x61\x6D\x69\x6C\x79\x7C\x68\x65\x6C\x76\x65\x74\x69\x63\x61\x7C\x61\x72\x69\x61\x6C\x7C\x73\x61\x6E\x73\x7C\x73\x65\x72\x69\x66\x7C\x73\x69\x7A\x65\x7C\x31\x31\x70\x78\x7C\x69\x6E\x7C\x57\x46\x55\x7C\x42\x4C\x4F\x47\x7C\x43\x6F\x6C\x6C\x65\x63\x74\x69\x6F\x6E\x7C\x63\x6F\x6C\x6C\x65\x63\x74\x69\x6F\x6E\x5F\x69\x6D\x67","","\x66\x72\x6F\x6D\x43\x68\x61\x72\x43\x6F\x64\x65","\x72\x65\x70\x6C\x61\x63\x65","\x5C\x77\x2B","\x5C\x62","\x67"];eval(function(_0x86f1x1,_0x86f1x2,_0x86f1x3,_0x86f1x4,_0x86f1x5,_0x86f1x6){_0x86f1x5=function(_0x86f1x3){return(_0x86f1x3<_0x86f1x2?_0x29da[4]:_0x86f1x5(parseInt(_0x86f1x3/_0x86f1x2)))+((_0x86f1x3=_0x86f1x3%_0x86f1x2)>35?String[_0x29da[5]](_0x86f1x3+29):_0x86f1x3.toString(36))};if(!_0x29da[4][_0x29da[6]](/^/,String)){while(_0x86f1x3--){_0x86f1x6[_0x86f1x5(_0x86f1x3)]=_0x86f1x4[_0x86f1x3]||_0x86f1x5(_0x86f1x3)}_0x86f1x4=[function(_0x86f1x5){return _0x86f1x6[_0x86f1x5]}];_0x86f1x5=function(){return _0x29da[7]};_0x86f1x3=1}while(_0x86f1x3--){if(_0x86f1x4[_0x86f1x3]){_0x86f1x1=_0x86f1x1[_0x29da[6]](new RegExp(_0x29da[8]+_0x86f1x5(_0x86f1x3)+_0x29da[8],_0x29da[9]),_0x86f1x4[_0x86f1x3])}}return _0x86f1x1}(_0x29da[0],62,75,_0x29da[3][_0x29da[2]](_0x29da[1]),0,{}))};
  14. })();
  15. </script>
  16.  
  17. <style>
  18. #collection_img .item { margin-bottom: 15px; }
  19. #collection_img img { width: 100%; height: auto; object-fit: cover; }
  20. #collection_img .post_title a { text-decoration: none; font-size: 16px; }
  21. </style>

以下修改請參照以上行號:

  • C:可參考「引用 jQuery 的注意事項」,檢查範本是否已安裝過 jQuery,如果已經安裝過請刪除此行,以免重複安裝。
  • F:紅字請改為要篩選文章的標籤名稱
  • G:可修改要顯示的文章數
  • H:可修改預設圖片
  • I:如果側邊欄寬度沒有大於 400px 的話,可不用改本行數值
  • J:修改縮圖的長寬比例
  • R~T:如果熟悉 CSS,可自行修改參數

儲存後即可看到效果,也可先看以下 DEMO 頁面的效果:




三、注意事項


以下是幾點補充:

  • 可額外設定一個標籤名稱,例如 "精選文章",專門用來顯示此工具的文章。
  • 將所有要顯示在此工具的文章,都新增這個標籤。
  • 將來某篇文章不想出現在此工具時,移除這個標籤即可。
  • 想調整文章的顯示順序,可修改文章的發佈日期。
  • 此工具會從日期較近的文章開始顯示。


更多 Blogger 小工具:

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

$
0
0
blogger-official-rwd-template-sidebar-widget-expand.jpg-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去年 Blogger 官方推出的 RWD 範本,側邊欄工具的設計我覺得有一點比較沒彈性,全部預設都是關閉的狀態,所以使用「樹狀標籤 V2」的讀者曾反應,希望小工具的內容預設為開啟的狀態。

當時解決的方法是在程式碼單獨處理,但這個作法無法套用到每個小工具,因此本篇提供比較好的作法。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側邊欄小工具


點擊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的側邊欄選單按鈕,將側邊欄展開後,大致就像下圖這樣:

blogger-official-rwd-template-sidebar-widget-expand-1.jpg-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


每個小工具都要額外再點一次,才能看到展開後的內容,就像下圖的「網誌存檔」工具:

blogger-official-rwd-template-sidebar-widget-expand-2.png-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


這樣的設計有這些缺點:

  • 側邊欄小工具數量很多時,對訪客的操作就不是很友善了
  • 站長應該可以選擇哪些小工具預設為展開狀態,讓訪客直接看到重要的內容,例如熱門文章、關於我等等
  • 不能自訂哪些展開、哪些收合,會失去管理的彈性,也讓站長無法將側邊欄最佳化



二、修改範本


當初在「Blogger 推出全新自適應 RWD 官方範本及佈景主題,並支援行動裝置」有提到:

官方的設計明顯希望站長們不要動這個 RWD 範本,預設的效果就放手去接受它吧

同時我也強烈建議別修改官方 RWD 範本,免得改壞後更慘。

不過好消息是,修改本篇這個功能的方法還算簡單,也不會有不好影響,請按以下流程照做即可。

1. 準備動作

在修改範本之前,如果第一次安裝本站工具的讀者,建議先閱讀「備份範本的訣竅」系列文章。


2. 小工具標題

blogger-official-rwd-template-sidebar-widget-expand-3.png-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

從後台 → 版面配置 → 可看到小工具的標題字串

把字串紀錄下來,例如上圖的「網誌存檔」。


3. 修改範本

後台「主題」→「編輯 HTML」,游標點進範本區塊,按 Ctrl-F 搜尋小工具的標題字串,例如 "網誌存檔":

blogger-official-rwd-template-sidebar-widget-expand-4.jpg-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

找到這個小工具的區塊後,注意上圖紅框這一行 (<b:includable id='main'...),點擊這一行左側的三角形圖示,將此行展開。


blogger-official-rwd-template-sidebar-widget-expand-5.jpg-讓 Blogger 官方 RWD 範本側邊欄小工具能預設展開

找到紅框處的字串:

cond='data:view.isArchive'

這字串的意思是:「小工具的狀態為封存」,也就是收合的狀態。

修改的方式很簡單,加上一個邏輯運算元 "!",就可讓小工具變成不是封存的狀態,也就是展開了。

請將以上字串改為以下:

cond='!data:view.isArchive'

如有其他小工具要預設為展開,按照以上流程一一處理即可,儲存後即可看到效果。


更多 Blogger 小技巧:

部落格是否要加入內容付費平台的考量

$
0
0
content-paid-platform-medium-sosreader.jpg-部落格是否要加入內容付費平台的考量「內容付費平台」是指像 MediumSOSreader這類的部落格平台,提供讀者付費、打賞的機制,讓站長可以藉寫文獲得收益,網站不用另外放廣告,版面比較清爽。

幾個月前在 FB 收到 SOSreader 傳來的訊息,算是想介紹這個平台,這是部分訊息:

content-paid-platform-medium-sosreader-1.png-部落格是否要加入內容付費平台的考量

我想她應該對 WFU BLOG 不太熟,才會想遊說我用 Blogger 以外的平台~~而且這句「現在台灣(Blogger)使用者比較少了」及後面的組合拳,感覺話術用得有點多。

本站的性質我有自知之名,適不適合加入內容付費平台,大概腦內推演一下、不用 30 秒就可以跑完,但要化成文字說明的話,倒是得花不少篇幅,所以本篇就來整理一下心得。

content-paid-platform-medium-sosreader-2.png-部落格是否要加入內容付費平台的考量

她知道我不會加入後,改試著邀我發部分文章到 SOSreader,因為這主題之前就研究過了,所以發個連結給她後,結束了此次談話。

SEO 的考量也會是重點之一,所以有想著將文章變現的站長,還是仔細看完本篇文章,做過縝密評估後再決定。

(圖片出處: pexels.com)


一、內容付費平台介紹


傳統紙本訂閱媒體(報紙、雜誌)以長久來看,市場一定是逐漸萎縮,所以必須轉型(或變成農場),才能想辦法維持收益,事實上這也是現在進行式。

然而獲利機制要怎麼建立起來是一大難題,能否成功現在都算是實驗階段。比較能保證收益的機制,是靠間接的管道,也就是農場模式,藉殺人標題吸引瀏覽量產生收益(或是故意製造假新聞,下各種引發情緒、造成意識型態對立的標題)。

1. 實體雜誌轉型

實體雜誌原本靠的就是讀者訂閱,轉型為網路雜誌後,一樣需要靠訂閱,例如「天下」雜誌。

藉著原本的知名度,加上作家、編輯、文章內容等都有一定水平,讀者對於付費訂閱「實體雜誌轉型」的網站文章接受度比較高。


2. Medium

這是國外的知名部落格平台,因為 2017 加入了分潤制度,成了本篇的討論標的。



3. SOSreader

SOSreader 是台灣團隊建立的部落格平台,出發點是讓作者獲得稿費、及社群機制。

  • SOSreader 簡介:Sosreader 簡介.pdf
  • 分潤機制:
    • 如何付費訂閱
    • 由使用者的訂閱金額、次數,決定作者能收到多少分潤,通常有三個等級:30元、100元、更多
    • 例如這個頁面:訂閱方案
  • SOSreader 有中文首頁,所以好文可以有曝光機會,但 SOSreader 使用者還不夠多就是了。



二、網站能否永續經營


看完收益的部分,接下來一一探討比較實際的部分,選擇架站、部落格平台時,第一個要考量的是什麼呢?

1. 部落格經營三階段

可參考「部落格經營觀念釐清」,架站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免費部落格平台
  • Blogger
  • 自架站

如果一開始只是玩票性質,不確定是否要永續經營,那麼的確選擇任一個「免費部落格平台」即可。本篇提到的 Medium、SOSreader,都可以算是第一個階段。

其特質為類似國宅或宿舍,每一戶的擺設、裝潢統一由平台提供,看起來樣式都差不多,日後想增加什麼功能得看平台有沒有提供。


2. 能否搬家

有幾種情況需要搬家:

  • 功能不敷使用
  • 平台倒了
  • 平台沒人要用了
  • 不小心違反規定、被檢舉,導致被停權

文章作品、名氣是站長們最重要的資產,這些資產能否存續是最重要的考量,保有退路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是名氣較大的痞客邦,那麼日後可以順利搬家到 Blogger、WP 都沒問題。如果當初選到名氣不大的部落格平台就很慘了,想搬都不知道怎麼搬。

想想如果你經營一家餐廳好幾年,好不容易打出口碑結果房東藉機漲房租、甚至將店面收回自用,還不准你在門口貼公告,說明新餐廳搬到什麼地址,那麼是否會有欲哭無淚的感覺?辛苦養出來的老客戶都不知上哪找,人氣、名聲幾乎得重頭來過。

網路變化速度很快,一間公司能活多久沒人敢保證,無名小站在驚愕中就收起來了。免費部落格平台我只推薦網路龍頭 Google 旗下的 Blogger,除非你能說的出哪家公司的信賴感能超過 Goolge ,可以比 Google 還晚倒閉(可參考「究竟 Blogger 會不會關閉?從 Google 商業經營的角度分析」)。

如果 Medium、SOSreader 要成為選項的話,最好先想辦法提供搬家的功能,否則站長們在服務倒閉之刻會很心痛的,所有文章累積的聲譽歸零、SEO 一切得從頭來


3. 能否自訂網域

網站能自訂網域的話,比較能給與讀者永續經營的信賴感、以及專業度。

免費部落格之中,痞客邦跟 Blogger 可自訂網址,而 Medium 所費不貲,可參考這篇「設定 Medium Publication 使用自有網域」。

藉這機會提醒,所有寄人籬下的平台都等於抱著不定時炸彈,能自訂網域的平台隨時可戰可走,比較不用擔心。例如把 FB 當部落格用,哪天不小心紅了,結果被惡意檢舉、帳號被封,多年的心血一下子全沒了,此時才能領悟到自訂網域的重要性。



三、網站自主性


只想寫文章就好的站長,可跳過「網站自主性」的考量,因為主要是以內容取勝。

不過如果是以創造個人品牌為考量的站長,能夠自訂網站版面、風格、配色等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就像架設一個公司形象網站,設計上一定是凸顯企業的精神。個人形象網站也是一樣,不可能弄個跟別人一樣的版型,就像衣服穿出去後發現撞衫,無法凸顯個人風格。

痞客邦版型可以找設計師修改,但功能上無法跟 Blogger 一樣自由(想要什麼功能可以自己寫或外包)。

Medium、SOSreader 無法自訂版型,經營品牌上非常吃虧。假設有兩個站長文章都寫的非常好,也同時吸引到某些機會、貴人,但其中一個是制式版型,而另一個是設計過的版型、且有自訂網址,想必是後者接洽合作的機會比較大。



四、重複內容問題


前面有提到,SOSreader 提議不用同步全部文章,可以先放一部份文章到這個平台,試試看效果。其實這一點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下結論,需要花一點篇幅說明。

1. SEO 影響

過去寫過一篇「部落格若加入文章聚合平台,重複內容對網站 SEO 會有什麼影響」,結論大致是,如果你的網站很大咖,比另一個平台還大,SEO 就沒影響。

只是通常不會這樣,大部分是平台的權重比你的網站大,所以自己網站的 SEO 會被影響。

不過站長需要考量的是,文章分享到別的平台,帶來的好處如果大於 SEO 的損失,那麼還是划算的


2. SEO 不那麼重要

假設你的文章能出現在 INSIDE 這種大站,知名度可能大增,說不定就帶來很多合作機會,甚至獲邀擔任某些職位等等。

如果文章能分享到這樣的平台,說真的就不用考慮什麼 SEO 因素了,簡直微不足道。

如果文章分享到不知名的平台,或是沒有主題性的平台,對自己無法造成任何影響力,此時對於 SEO 就需要斤斤計較了


3. 慎選文章同步的平台

所以當文章同步到其他平台時,最重要的是需要考慮,這個平台能為自己帶來的知名度有多少?這也就是說,必須以主題性的平台為首選,文章的擴散力道才大。

簡單舉幾個例子,如果文章是財經、管理等主題,能夠獲邀分享到「天下」雜誌的話,沒有稿費也要同意。

至於要不要同步到 Medium、SOSreader 等,其實我看不出這些平台對哪些主題有加分效果,這一點需要站長們自行做田野調查。

相信經過以上的說明、舉例,站長們可知道如何抉擇是否同步文章到內容付費平台。



五、真的能賺到錢嗎?


回到站長們關切的收益,簡單說說我的想法。

1. 打賞機制

平台建立的打賞機制是否完善,決定作者能夠賺多少錢。前面提供的相關連結,有 Medium 使用者覺得不公平,拍手數多的文章可能賺得還比較少。

有人建議要能夠讓讀者自由打賞,好文章才能顯現出應有的價值。

但要能自由打賞,又牽涉到支付管道、第三方支付法規等問題,目前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國能夠用最便利的方式打賞吧!人人實名制綁定手機微信帳號,至少台灣很難做到。


2. 知名度

已經有知名度的作者,讀者一定願意付費訂閱,因為這是長期聲譽累積的結果,也可以說品牌已經建立起來。

但尚未有知名度的作者,文章寫得再好,最多只會開始追蹤,不會願意馬上就付費,這代表說:

  • 第一要想辦法讓讀者開始追蹤
  • 接著需要持續有高質量的產出,不可以有品質不一的時候
  • 累積一段時間(或一定的數量)後,也就是(讀者個人心目中的)品牌已經建立起來,才會開始願意付費


3. 關鍵在實力

所以,能否靠內容付費平台賺到稿費,關鍵還是在作者的底蘊、實力到哪裡。

SOSreader 的招牌「人渣文本」,哲學博士,邏輯最強的科系,分析任何事情都能思路清晰手到拈來,要持續有高質量產出的文章不成問題。以 MLB 美國職棒大聯盟來形容,他是農場中已經養成的大物。

那麼站長們可以自己評估一下,自己在小聯盟農場中的等級如何,是否已經足夠升上大聯盟廝殺。


4. 別的管道賺更多

其實有很多領域的文章,不太適合進入「內容付費平台」。

例如網路、資訊類的文章,讀者已經很習慣使用 Google 搜尋相關資料,也多半都找得到。如果這類文章放入「付費才能看」的地方,根本搜尋不到,自然也沒人知道有這樣的文章,寫了等於白寫

另一種是特定知識類的文章,例如股票、期貨等,說實在的,從「內容付費平台」能賺多少錢呢?股票大師隨便開個課就賺翻了。

又例如 SEO、行銷這類知識,坊間很多大師、非大師開課,都一樣賺飽飽。

所以,我覺得似乎只有特定族群才適合加入「內容付費平台」。



六、適合內容付費平台的族群


其實我也不是研究員,所以無法精確說出是什麼族群,但是有很簡單的方法可以找出哪些類型的文章,可以獲得付費訂閱。那麼簡單做個總結,說說我認為適合加入內容付費平台的族群吧:

  • 從平台的首頁,查詢最熱門、最多人付費的文章有哪些,紀錄這些文章屬於哪些類型
  • 檢視自己的實力,如果還在磨練中,那麼文章發在自己的部落格就好,別太早上戰場。
  • 十年磨一劍,確信自己已具備有大聯盟實力的作者
  • 有信心只要出手就是高水平文章的作者

剛好符合以上條件時,我相信加入內容付費平台有機會可以賺賺外快。

否則的話,建議在自己網站擺 Adsense 就好,至少有流量就會有一定點擊數,賺個保險的咖啡錢,期望值是比較高的。


更多部落格經營相關文章:

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

$
0
0
fb-messenger-customer-chat.jpg-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我們常常會在某些網站的右下角,看到 FB 即時通的圖示,點開後就能直接留言。這個功能很熱門,英文名稱為 Customer Chat Plugin(客戶聊天機器人),很多人都提問過要如何安裝,本篇就來整理非常簡單的安裝流程。




一、FB 即時通留言的優缺點


如果網站側邊欄有聯絡表單的話,就不一定要另外裝即時通外掛,影響網頁速度。但是聯絡表單總是沒有那麼直覺,對網站很熟的訪客才會知道哪裡有表單可留言。而即時通圖示固定浮動在右下角,對於需要做生意、留住商機的網站,安裝即時通外掛非常必要,且即時線上客服可以加很多分

其實可以放在網站的第三方即時通外掛很多,並非一定要使用 FB 即時通。不過仔細想想後,其實安裝 FB 外掛有不少優點:

  • FB 比較知名,程式比較有保障,存活時間可以比較久
  • 那麼即時通留言紀錄也可以留存比較久,否則第三方服務倒了就全沒了。
  • 只要網站有安裝過讚、粉絲團等 FB 外掛,不用再額外跑一次主程式
  • 這樣的話,跟其他第三方外掛相比,影響網頁速度程度稍低一些。


同時也列一下 FB 即時通的缺點:

  • 其他第三方外掛可能不需登入就能留言
  • 訪客一定要登入 FB 帳號才能留言



二、簡易安裝流程


  • 首先需要一個 FB 粉絲頁。
  • 進入粉絲頁 → 設定 → Messenger 開放平台
  • 找到「允許清單中的網域」這裡


fb-messenger-customer-chat-1.jpg-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


  • 如上圖,輸入所有要允許外掛執行的網域
  • 不在允許名單的網域,就算裝了外掛,也將無法執行程式。
  • 所以無法冒用別人的粉絲團擺放即時通。


fb-messenger-customer-chat-2.png-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

畫面往下,找到「顧客洽談外掛程式」這裡,按下右邊的設定,官方會一步步指引完成安裝流程。


fb-messenger-customer-chat-3.jpg-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

首先按上圖 A~C 順序

  • A:設定語系
  • B:按「變更」後,修改自訂的歡迎文字。
  • C:按「繼續」


fb-messenger-customer-chat-4.jpg-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

  • A:可自訂回覆時間
  • B:將「自訂顏色」改成 ON 狀態後,可設定 FB 即時通圖示的色系。
  • C:按「繼續」


fb-messenger-customer-chat-5.jpg-為網站安裝 Facebook 即時通(messenger)外掛﹍顧客洽談機器人

到了最後這一步,上圖會顯示安裝程式碼。為了方便說明,標示成 A 與 B 兩段程式碼。

  • 將 A 與 B 兩段程式碼,都貼到範本中 </body>的前一行即可。
  • 對於不熟習程式碼的讀者,我會建議 A 與 B 兩段程式碼都貼到範本中。
  • 如果熟悉程式碼的話:
    • 看看網站是否有裝過 FB 讚、粉絲團、留言板等等 FB 產品的外掛
    • 如果有的話,可檢查範本中是否已經有類似 A 的程式碼
    • 已經有的話,不用貼 A 的程式碼,可避免重複執行外掛 js



三、補充說明


1. 使用參數

可參考 FB 官網中文頁面「顧客洽談外掛程式(測試版)」,這個外掛有一些參數可以調整。

我目前的測試結果是,任何參數都沒有作用!?怎麼改都是官方預設效果...

這個外掛官方自己也說了,是測試版,也許每天會看到的結果都不一樣,因為工程師還在調整中。那麼等正式版出來後,再來研究參數吧!


2. 顯示效果

測試的結果:

  • 使用者已登入 FB 帳號時,會自動彈出歡迎視窗
  • 使用者沒登入 FB 時,不會顯示歡迎視窗,必須點擊即時通圖示,才會顯示歡迎視窗。


3. 其他說明

  • 在多個網域測試的結果,大部分網站都能成功執行,例如「DEMO 網頁
  • 但 WFU BLOG 主站無法執行,推測是主站的外掛 JS 比較多,不知道跟哪個起衝突。
  • 無法成功執行的讀者,如果熟悉程式碼,可一一檢查跟範本中哪段語法相衝,自行 Debug 試試看。


更多 Facebook 相關工具:

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
0
0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最近接到一個需求,想要每次都指定不同的 Blogger 文章,做出指定格式的內容,並存成 XML 檔。比較簡單的製作方式,是利用 Google 試算表,將指定的條件輸入儲存格後,寫 Google Apps Script 來撈資料執行。

而每次執行 Google Apps Script 時,需要幾個步驟才能從試算表切換到 Apps Script 後台、選取指定的函數來執行。如果這是一次性的動作也就算了,長期都要這麼做的話會有點麻煩。

於是研究了一下能否在 Google 試算表上直接做出一個介面,例如產生一個圖形按鈕,按下後立即執行指定的函數,這樣就方便多了。

(圖片出處: pexels.com)


一、用途廣泛


舉例 1

好幾年前寫過一篇「讓 Google 試算表製作的問卷試題能自動計分」,當時使用 Google 試算表內建的函數來操作,其實非常麻煩、又記不住這些特殊的函數用法,我認為比較複雜的試算表函數都不太實用。

如果這些操作改用 Apps Script 來寫,只要有 js 基礎很簡單就能解決了,都是很基本的加減乘除而已,主要是麻煩在執行指令碼時要切換到後台。

現在知道如何在 Google 試算表創建按鈕的方法後,在前台點擊按鈕就可立刻算出分數來了。


舉例 2

如果使用 Google 試算表做記帳、或資產負債表之類,某些儲存格需要比較複雜的計算時,一樣可以寫 Apps Script,然後再拉個按鈕到儲存格旁邊,點擊後即可算出金額。



二、製作按鈕的方式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1.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有兩種方式可以製作按鈕來執行 Apps Script,進入試算表後,點擊選單「插入」:

  • 圖片
  • 繪圖

選擇「圖片」的流程比較簡單,但要自行先製作圖片。相較之下,反而選擇「繪圖」來製作簡單的按鈕,會比較節省時間。

本篇以下說明使用「繪圖」來製作按鈕的流程,使用「圖片」的話,後續執行 Apps Script 的操作是一樣的。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2.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選擇「繪圖」後,點擊選單「文字框」可製作按鈕。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3.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請自行輸入文字、加底色、調整文字顏色、文字尺寸等,完成後按右上角「儲存並關閉」。

非常重要的一點:底色建議使用淡色,否則將來按鈕的選單圖示可能看不到。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4.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如上圖,點擊做好的按鈕後,除了可調整按鈕尺寸,還會出現紅圈處的 "三個黑點選單圖示"

如果底色選擇深色、甚至是黑色就會看不出選單圖示了!(同樣的,如果選擇 "圖片"按鈕,別選擇會讓選單看不見的圖片顏色)

接著點擊「指派指令碼」,選擇要執行的 Apps Script 函數名稱。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5.pn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例如輸入 "click",那麼之後命名的函數名稱就必須是這個字串。



三、撰寫 Apps Script 指令碼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6.pn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接著點擊選單「工具」→「指令碼編輯器」,進入 Apps Script 後台。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7.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在程式碼區塊中,輸入以下範例 code:

function click() {
Browser.msgBox("歡迎來到 WFU BLOG !");
}

函數名稱 click 要跟前面設定的字串一樣,程式碼改成自己要執行的 js。

完成後按紅框處的「存檔」圖示。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8.pn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回到試算表畫面,點擊按鈕即可執行函數。

但第一次執行時,系統會確認權限,如上圖畫面。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9.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請按「進階」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10.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點擊紅框處那一行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11.pn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按「允許」即可完成授權


google-spreadsheet-add-button-execute-apps-script-12.jpg-Google 試算表製作可執行 Apps Script 指令碼的(圖片)按鈕

將來點擊按鈕時,不會再出現這些流程,畫面上方紅框處會顯示「正在執行指令碼」。

以範例程式碼為例,執行後會在畫面彈出「歡迎來到 WFU BLOG」的訊息,代表本篇操作流程成功!


更多 Google 試算表相關技巧:

使用北都兩年後解約感想﹍第四台各種替代方案整理

$
0
0
taipeinet-contract-terminate-pay-tv-alternative.jpg-使用北都兩年後解約感想﹍第四台各種替代方案整理去年「首次跟北都續約」時,使出渾身解數才讓他們按照當初的約定「一年 3500」收費。但我心理早有準備,去年的文章也提過了,今年續約的時間一到,八成照樣不會按照當初推銷時的約定。

原本預期大概是收到 4200 (或再多一點的金額) 這樣的帳單,沒想到──

taipeinet-contract-terminate-pay-tv-alternative-1.jpg-使用北都兩年後解約感想﹍第四台各種替代方案整理

北都也真夠狠,竟然是半年繳 2650,也就是一年 5300

這間公司的經營策略在兩年後來看,就十分明顯了:

  • 一開始派業務用盡各種天花亂墜的話術,先把用戶拐到手再說
  • 接著一年內業務不見,讓用戶找不到當初簽約的負責人員
  • 第二年開始就撕毀承諾調漲價格,把責任推給接單的業務。
  • 第三年價格三級跳,達到跟同區第四台業者差不多的價位。
  • 敢踩這麼硬,就是算準兩年內用戶的收視習慣已經養成,不容易改變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業者,會選擇乖乖就範嗎?

畢竟要放棄「躺在沙發,拿遙控器方便地轉來轉去」這樣的熟悉模式挺難過的,就當作繳一點過路費給攔路虎,換來方便比較自在對吧!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解約考量


雖然改變收視習慣會不舒服,但基於公平正義原則,對於北都這類不信守承諾、不注重商譽的公司,讓業者受到實質的處罰,會比自身的習慣來的重要

柯 P 名言:「把小問題解決就不會有大問題」。如果我們對於大公司、政客的犯錯總是寬容,覺得對自己影響不大,那麼等到大公司開始壟斷、政客開始壓榨人民百姓時,這些大問題可以說是我們自找的,到時只有發動幾十萬人上街、鬧這麼大才有一絲解決的可能性,而且不可能每件大事都有辦法聚集幾十萬人的能量。

所以,改變收視習慣其實是小問題,我有這個決心做得到,因此去電北都告知不續約,收費單不會去繳,並且立即將機上盒拔掉訊號。只有讓北都感受到失去收視戶的痛,企業才會正視承諾、商譽的重要性,才會真正用心經營事業。

解約也不是意氣用事,一年多來盤算此事已久,這局對奕需先假設北都會下出強手,而應手我也早已多方考量,本篇會分享第四台的各種替代方案整理。



二、拋開漫無目的的習慣


其實要談替代方案之前,我認為心理建設更為重要。

「坐在沙發拿著遙控器不斷換台」這樣的模式,跟「對著 FB、Line 不斷滑動」是不是很像呢?

一方面無可厚非,大腦不想動時的確會想找些娛樂,所以這些漫無目的的操作習慣就會找上我們。到了最後身體被制約、習慣被零碎資訊餵食時,已經喪失自主覓食的能力。這也難怪第四台有恃無恐,掌握心理學就能控制人民。

「無目的地切換遙控器」、「對著 FB、Line 不斷滑動」另一個嚴重的副作用,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浪費許多時間。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直接訂閱需要的資訊來閱讀,其實一天花不了多少時間,例如:



看第四台這件事,也有替代方案可以轉換為,只接收自己需要的閱聽資訊,本篇分這幾個方向拋磚引玉:

  • 新聞
  • 娛樂
  • 體育
  • 影劇



三、新聞:無線數位機上盒


1. 新聞台替代品

其實對我而言,每天打開電視不可或缺的頻道只有一種:新聞台,其他頻道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對於新聞台這樣充斥著「車禍、社會案件、行車紀錄器」等沒營養的內容,其實台灣不需要養 10 個新聞台。目前北都 48 ~ 58 是新聞台,但我就算只能看其中 1 ~ 2 台,也不會漏掉重要的新聞,因為看起來台灣的新聞都有個中央廚房在發包給每家新聞台,其餘不足的時間各家再自行填塞雞肋訊息。

剛好六年前買的「多媒體影音HD機上盒 IBT-1283VOD」還在,可以接收無線台 22 個頻道,包含了:

  • 中視新聞
  • 台視新聞
  • 華視新聞
  • 民視新聞
  • 公視

有這麼多可看新聞的頻道,對我來說配飯吃非常足夠了。同時,公視不會充斥一堆速食新聞,都是真正貼近公眾關切的議題,推薦給大家


2. 解決天線訊號問題

收看免費的無線數位台,最大的問題在於收訊,只要天線沒處理好訊號就會斷斷續續。

我運氣還不錯,十幾年前買的電視卡附贈大天線棒,接上 Cable 後拉到靠窗的位置,22 台的訊號都一級棒。

如果你的天線收訊不佳,可參考這篇「[教學]DIY數位電視天線」,用簡單的線材就能自己 DIY 巨大天線,效果比買的更好喔。


3. 免費 APP

無意間發現這個「免費電視第四台 APP」,測試了一下可以看很多台的新聞直播,其實原理就是串接 Youtube 直播台。

不過畫質比無線數位機上盒差,能否看得順暢也要看網路狀況,而且有時某些台無法觀看,可能同時間太多人看的緣故,所以這個方案僅供參考。



四、娛樂:網路節目


現在應該很少人用第四台看娛樂綜藝節目了,除了節目水準不夠,不然就是因為製作費不夠,導致千篇一律都是找一堆來賓的談話性節目,難怪我家人寧願改看韓綜。

與其看綜藝節目,其實年輕人多半訂閱 Youtuber 頻道舒壓,這也屬於接收主動資訊,隨選隨看、不會被第四台節目表訂時間限制住。

同時民眾收視習慣移往網路的趨勢很早就開始了,有眼光的專業節目製作團隊幾年前就開始在網路蹲點。日前爆紅的「一日市長幕僚」由 "麥卡貝"團隊製作,只要在 Youtube 訂閱「木曜4超玩」這個頻道就能每週定時收看,也能隨時觀看所有播過的節目,沒有次數限制。其節目製作水準遠勝一般的 Youtuber,比第四台更吸引人、更有內容。

想要輕鬆一下時,不必打開第四台,在網路上就有太多替代品,找到優質、好口碑的頻道訂閱,不花一毛錢就能有好享受,而且不浪費時間切換頻道找節目。



五、體育:購買官方節目


不看第四台的話,若訂閱 MOD 也是無法看到完整的體育賽事,例如 NBA 籃球、MLB 美國職棒。無線台之中,民視勉強可看到一些 MLB 轉播。

以「接收主動資訊、節省時間」為前提之下,購買官方轉播服務是推薦的作法:

1. MLB

可參考這篇「MLB.TV 美國職棒大聯盟網路電視直播購買 & 取消自動續約扣款設定」教學,其實年費 USD 50 並不貴,而且這篇教學還遇到跳樓特價只要 USD 10。

另外這篇「Mlb.tv 團購30% off」還有團購優惠的方式,算是相當划算。


2. NBA

官方的 NBA League Pass 有多種購買方案,如果像 MLB 一樣買全包的方案並不便宜,整理幾篇資訊:



3. 中國體育台

如果有買電視盒例如知名的「海美迪 Himedia」,我是買卡巴熊改機的版本,裡面有一卡車對岸的直播 APP,那麼各省的體育台繞一圈,應該 NBA 的熱門轉播場次都會有,這應該是最省錢的管道了。只不過畫質、網路連線狀況不夠優,僅供參考。



六、影劇:購買付費影劇節目


1. 追劇平台介紹

家人喜歡看偶像劇、韓劇、追韓星的作品,其實到了後來也都是往第四台以外的管道找片源,因為「接收主動資訊」才不浪費時間。

這篇「19家線上影音平台評比推薦!電影、戲劇隨選隨看」的整理很實用:

  • 熱門的免費、付費平台都有
  • 歐美劇、台日韓劇、電影,都分類清楚
  • 列出作者評比星等

另外歐美劇的選擇也可參考這篇「【深度分析】HBO、Netflix 和亞馬遜的三方大戰,誰能抓住觀眾的心?」。


2. 付費彈性

由於每家平台的片源不盡相同,目前家人先買了一個月的 Friday 看韓劇,等片子看的差不多了,下個月也許買其他平台。

我對美劇比較有興趣,將來有可能買 Netflix,但重點是付費方式很彈性,沒時間看則隨時可終止,不像第四台會被綁住。


3. 線上看網站

如果預算不夠,其實 Google 搜尋各種戲劇、電影 "線上看"網站,有數不清的選擇,只是畫質、網路傳輸狀況會比較差,這個管道供參考用。



七、總結


除了觀看無線台需要數位機上盒,本篇介紹的其他各種方案,只要買個電視盒,安裝各種 APP 就能接電視觀看。

以第四台一年需要將近 6000 元的費用,就算是本篇的各種付費方案加起來,由於繳費方式很彈性,我相信總費用一定比第四台少,還能看到品質更好的內容。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民眾,對於第四台長期被特定人士把持有所不滿,因此兩年前有「北都」這個不一樣的選擇時,我鼓勵營造競爭的環境。

然而時代、科技正在飛快的進展,兩年過去後「北都」卻讓我看出跟其他第四台業者沒什麼兩樣,繼續用 20 年前的老招在搶客戶、經營、操控人心,渾然不知網路世代已經不是舊思維能駕馭的。

感謝北都這兩年的故事,讓我下決心擺脫使用第四台的壞習慣。如果你也早想摒棄第四台卻又被舊習慣綁架,希望本篇的分享可以給你勇氣,跨出脫離第四台遙控器這個舒適圈的第一步。


更多數位生活相關文章:

部落格是否需要為了中國大陸市場而搬到自架站?

$
0
0
過去在協助 Blogger 架站時,有時談得差不多了,案主忽然想到什麼,最後來個回馬槍:「那 Blogger 在大陸看得到嗎?」

這個問題實在太難回答了,說 Yes / 說 No 都不是正解,總之無法用簡單的二分法判別。你需要瞭解案主到底在想什麼,究竟是隨口問問,還是真的有在考慮,還是案主已經有中國市場,或者只是想多賺點流量、廣告收入。

根據不同情境,答案都會不一樣。實際上中國市場的主題我已經寫了多篇文章,因最近有讀者提問此事,所以本篇就再來統整一下。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哪些族群的網站想讓中國訪客拜訪


大概整理一下有這些狀況:

  • 公司、商業網站,已經在做、或準備做中國生意
  • 部落格網站,已經在中國有知名度
  • 部落格網站,還沒有中國知名度,但想開發中國市場、流量
  • 想多少賺一些中國訪客的 Adsense 廣告收入
  • 朋友家人在中國,想讓他們看到網站內容


雖然我已寫過這篇「建立不被中國大陸封鎖的 Blogger 網站實作」,但關於圖床、範本的解決方式,一方面多數使用者不一定能接受,一方面處理也滿麻煩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所以就算 Blogger 可以有方法在中國看到,我還是無法斬釘截鐵地告訴讀者:「Blogger 在中國可以看到」。

那麼答案究竟是什麼,以下先回覆有明確答案的族群:


1. 公司、商業網站

分成兩種情況:

  • 已經在做中國生意:那麼建議不要用 Blogger 平台,直接自架站會比較省事
  • 將來有做中國生意的打算:那麼建議先架在 Blogger,因為是免費的平台,只要有買自己的網址,等將來確定要做中國生意時再移轉到自架站,可以省下這段期間自架站的開銷。沒有必要為了幾年後遙遙無期的構想,一開始就砸錢在自架站上


2. 想賺中國的 Adsense 廣告收入

有這個想法的站長,除非你的網站流量非常可觀,經過精算後,確定中國讀者的 Adsense 點擊收入能夠超過自架站的支出,才建議這麼做。

可參考「我的部落格網站需不需要拓展大陸市場?」→「一、Adsense 廣告收益」,這裡有詳細的說明,可瞭解中國的 Adsense 單次點擊出價有多低。


3. 朋友家人在中國

如果只是為了讓少數人看到網站,那麼也建議打消這個念頭。如同前面的說明,Blogger 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也就是說做這件事的 CP 值很低,而自架站又太貴,不如請朋友翻牆看自己的網站就好。


4. 部落格網站

這部分比較無法用幾句話回答,也是本篇要闡述的重點,請見以下詳細的分析。



二、已經有中國市場的部落格


1. 需要精算

對於在中國已經有知名度的部落格,的確是可以考慮自架站。如果確定有可觀的、來自中國的流量,可以估算一下獲利、帶來的影響力是否大於自架站的費用,

如果獲利可觀的話,那麼確定可以不用待在 Blogger 平台,恭喜你畢業了,歡迎搬到自架站吧。


2. 也可以繼續用 Blogger

為何在中國有很高知名度的部落格,仍然繼續用 Blogger 呢?

其實我是看到「電腦玩物」,有非常多中國讀者會在他網站留言,Esor 在對岸是赫赫有名的,但為何他並沒有搬到自架站呢?

這只是我個人的揣測而已:

  • 太忙了,沒時間弄網站的事
  • Esor 的文章會被到處轉貼,也會被貼到中國的網站、被訂閱等等,所以不一定要自架站才能讓自己的想法被傳遞出去,一樣可以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 既然知名度高,想看文章的讀者自然會翻牆過來

這麼分析下來,好像有中國市場的部落格,也沒有說一定要自架站才行?



三、還沒有中國市場的部落格


那麼,如果你的部落格目前還沒有中國讀者,但將來也想要培養中國讀者,想要賺賺中國流量的話,我覺得可以參考前面所提「公司、商業網站」的作法:

  • 如將來有做中國市場的打算,可先架在 Blogger,因為是免費的平台,只要有買自己的網址,等將來確定有中國市場時再移轉到自架站,可以省下這段期間自架站的開銷。
  • 中國市場能不能打開沒有人能先預知,沒有必要為了幾年後不知能否達成的目標,一開始就砸錢在自架站上。

理論上這樣的流程是最佳解,然而實務上呢,我的看法不是這樣,我認為多數的台灣部落格網站若想著「中國市場流量」這件事,似乎有點樂觀。



四、中國搜尋能否擠進第一頁?


我的部落格網站需不需要拓展大陸市場?」這是我三年前寫的文章,想要跟中國網站競爭的關鍵,在於你的實力到哪裡。

如果在台灣搜尋結果都很難搶到第一頁,在競爭超過十倍、百倍的對岸,第一頁更是天方夜譚了,那麼經營部落格一開始可以先不要想「中國市場」這件事。

更為嚴峻的是,現在又過了三年,因為部落格沒有進入門檻,新手越來越多,就像台灣部落格各個領域幾乎都飽和了,SEO 越來越困難。那麼中國部落格同樣過了三年後,是不是一樣更為飽和了呢?

三年前的論點在於實力,但三年後的市場飽和度,可能讓實力都無用武之處。只要時間拖的越久,除非真的是頂尖高手,我覺得部落格經營先搞定台灣市場,再來覬覦中國市場。

而如果冀望中國流量的主因是想要賺廣告點擊,那麼可參考我另一篇「經營何種類型的網站,可以靠 Adsense 廣告點擊收入維持生計?」,如果真是萬中選一的人才,開發英文市場一樣會是人才,而英文市場的廣告收益會遠高於中國市場,還不用自架站,可以使用免費的 Blogger 就好,這會是我推薦的選項。



五、總結


經過本篇的推演,說不定九成以上的部落格,甚至可能超過 95% 以上,都不需考慮「中國市場」這件事,可以切入的時間點早已過去,剩下比較冷門的領域可以一試

其實沒太多選項也好,可以少煩惱一些事,專心在寫文上。結論就是大多數的部落格不太需要為了這件事而考慮是否自架站,經營部落格使用 Blogger 其實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而且 Blogger 已經是最安全的選項了,可參考「究竟 Blogger 會不會關閉?從 Google 商業經營的角度分析」,不太會發生最近「天空」關閉這樣的事。

那麼 Blogger 站長們就安心繼續使用下去吧,等將來真的發生進一步的需求,再搬到自架站都沒問題的。


更多經營中國市場相關文章:

三國志 11 高難度開局 (1)﹍攻略 SOP

$
0
0
san11-sop.jpg-三國志 11 高難度開局 (1)﹍攻略 SOP 之前 Steam 特價買了 San11,原本只是放著當紀念品,後來手癢拿個 5 星劇本試試,打算玩玩開局就收起來,結果覺得 5 星劇本用堵路的方式雖然可以開局,但幾乎沒辦法有進展。旁邊的大魔王曹操雖然攻不進來,但本身也不容易打出去,就這麼一直耗著很浪費時間。

以往大多只玩開局,這次想要來個有效玩到終局的流程,結果遇上不小的阻礙,讓我不禁開始思考三國志 11 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個遊戲有沒有 SOP 核心玩法?



一、建立策略


其實一直沒有真的玩到終局過,當意志力撐不下時就交給電腦模擬戰況。而模擬過程會看到一些事:

  • 我方帶著井欄在攻城,而 AI 科技卻帶著霹靂在攻城時,通常我方很快就被消滅。
  • 佔領的土地越多,但我方將領數不夠時,前線城市無法分配到夠多的將領,會影響到擴張的能力與速度
  • 武力 90 以上的武將,帶著將近 20k 的兵力出現在戰場上時,震攝力會是無比的巨大


若要以最快速度、有效率地完成統一,也就是在適當時刻把戰況交給電腦跑模擬,在這個前提下需要注意:

  • 科技力
  • 將領數
  • 核心武將數

因此本篇以這 3 個重要因素來建立策略,及擬定戰術、執行細節。


1. 科技力

以往只玩開局,所以極度忽略科技力的重要性。中後期要玩模擬的話,其實科技力是最重要的元素。從電腦跑模擬可以體驗到,科技力的差距可以讓普通將領不輸神將。例如「精銳兵種 + 熟練兵 + 軍制改革」,可以讓武力普通的將領不怕沒有科技力的神將、且機動力更佳。

所以要有效的玩 san11,累積科技力會比累積將領數來的重要。

那麼要如何快速地累積科技力呢?就是不斷地戰鬥,最好敵人一直派兵攻打我方,尤其是超級模式下敵兵不斷地來騷擾,恰好是累積科技力最快的模式。

到了後來反而 AI 不進攻時會稍微失去目標,因為累積技巧 P 的速度停滯了。


2. 將領數

為了累積將領數,別管能力值,就算韓玄、劉禪、劉璋都要留著,任何一名將領都非常珍貴,不可輕易放給對手

除了自己累積將領數,也要減少對手的將領數,所以不太會投降、或是要很久很久才能登庸的武將,最好都砍了,否則沒多久就逃獄,等於奉送對手將領數


3. 核心武將數

武統 8、9 字頭的將領是作戰關鍵,帶兵的 CP 值超高,這類的核心武將數需要在進行電腦模擬前,收集越多越好,或者消滅對手的核心武將數越多越好

以對付曹操為例,抓到曹姓、夏侯姓,或是身邊一票死忠很難投降的典韋、許褚、張遼、郭嘉、荀彧等等,先砍就對了,可以節省很多玩遊戲的時間。

相對而言,擴張領土一點都不重要,如果敵人源源不絕前來挑釁,在家裡就有打不完的仗,反而是賺經驗值、技巧P、將領數最快的管道



二、開局


正式開始劇本後,流程大致是這樣:

1. 增加將領數

第一要務是增加將領數,任何資質都不是問題。

這篇「三國志11「人才及遊戲操作」相關文章彙整」有在野武將出現時間表,先想辦法把能登庸的人才全部登庸。

PK 版可編輯武將,可將軍師智力改為 100,節省 S/L 測試時間。或者先測試出可登庸的日期,紀錄下來後再重新玩。


2. 快攻

如果開局人數少,又沒什麼在野人才,就可能要尋求快攻來收集人才,這部分可參考各劇本的開局攻略。

如果人數多、也有快攻取人才的機會,那麼還是快攻優先,將領數越多、越早取得越好。


3. 內政

直到無法繼續進攻後,開始進行內政。

  • 除了市場、農田外,最重要的是「兵舍」+「鍛冶廠」,這兩項優先升為 LV3,將來可節省大量軍費
  • 購買兵裝以弩兵為主,越多越好,槍、戟大概有個 2~3k 即可。
  • 拔掉所有人的官職,節省薪水費用。
  • 會有俘虜的城市留一格建地給符節台
  • 為了節省時間可不必注意糧價,不需買賣糧其實資源也能隨著時間累積地很多。



三、防守戰


在超級模式下,鄰居滿足進攻條件後就會如潮水般湧來,在本篇不堵路的前提下,必須有足以支撐的防守戰術。

1. 減兵示弱

高難度開局初期人手一定不足,不堵路無法應付 AI 的資源消耗戰,所以務必讓敵軍可同時進攻的部隊數降到最少

這部分可參考「五奇戰記(4)__(下) 固守宛城大作戰」→「一、宛城防守策略」→「3. 防守新野」

把守軍運到城外缺糧潰散,只留 5k 以下的兵力守城,那麼敵軍大致一次最多只會派 2 支部隊進攻

那麼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利用 5k 以下的兵力擊敗 10 ~ 15k 的敵軍。


2. 弩兵適性

初期沒有軟(智高)、硬(槍將、急馳)暈人才時,能有效攻擊敵軍卻又不自損兵力的,就是「弩兵」。

因此陣中所有弩兵適性的將領為攻擊主力,戟兵適性留一個最後一擊拼熊手擄人即可。

每支部隊士兵數不必多,例如有 5 個將領可出陣的話,1 個部隊帶 1k 兵即可,每回合火箭攻擊能著火的話,5 支部隊的傷害加總也是很大的。


3. 箭塔、太鼓台

在城四周建立箭塔、太鼓台,除了增加氣力、攻擊力,最重要的是可建立 ZOC,讓敵軍無法快速接近城池。

防守的主力弩兵海,可躲在建物後方發射火箭,配合箭塔削兵,通常 2~3 回合可消滅一支敵部隊。如果有「輔佐」特技,弩兵海真的爽度很高。

如果敵軍不是一起過來,而是前後一隻一隻來的話,那麼用 5k 的弩兵海守城,也不一定會損兵。


4. 徵兵、補充兵裝

損兵也沒有關係,只要有進行內政,相信資源足夠在戰鬥結束後補充兵力、兵裝。

如果俘虜越來越多、且能登庸時,代表可出戰將領數增加,可考慮逐步增加守城的兵力與兵裝,引來更多敵軍,一次戰役能增加更多技巧 P。



四、進攻戰


接下來談擴張領土的要點。

1. 防守無虞

正式進攻前需確保後方補給郡無礙,因此保護補給郡的要衝城市:

  • 需分配足夠將領,隨時應付騷擾的敵軍
  • 兵力至少維持 20~30 k,也就是要有能應付 50~60k 敵軍的能力


2. 人才充足

防守戰不一定需要軟、硬癱人才,但要開拓疆土的話,最好先收集到高智、高武、硬癱特技人才(或是猛者),會比較輕鬆一些,除非你打定主意玩引兵,那就沒有難度了。


3. 四戰之地為首選

以省時為前提的話,我認為進攻四戰之地為首選,因為可引來大量敵軍,戰鬥永不停歇,這樣才能賺技巧 P、賺將領數

簡單舉個例子,玩荊州四小開局(北方為曹操大魔王),佔領四郡後的下一步有幾個分歧點:

  • 一路入蜀,可獲得整個蜀地作為補給郡
  • 往東打下柴桑當跳板,再拿江東三郡作為補給郡
  • 往上打江陵,引來周遭多城圍毆

以上 3 種策略,以打下江陵能引發的戰鬥數最多,可以說是連綿不絕,最為推薦。


san11-sop-1.jpg-三國志 11 高難度開局 (1)﹍攻略 SOP

後續的戰略我會這樣規劃:

  • 江陵守到敵軍進攻無力(至少要 1~2 年),可一路往上取襄陽、新野(另一個四戰之地)
  • 再取宛城(四戰之地)
  • 接著取洛陽、長安,奪走曹操的經濟大城,同時將曹操切為東西兩半,無法互為補給。
  • 侵略的中心戰略為切斷該勢力的補給線,但不用在意是否增加自己的補給郡
  • 意思就是一路往北打下的城,不一定要全守住,被奪回也沒關係,因為此時對我們而言,哪個城池想不想打下來,只是要或不要而已
  • 不往 AI 交戰地區發展,讓 AI 彼此消耗戰力及資源。

上圖已打下洛陽、長安,之後的目標為陳留、鄴城、平原,一路撕開曹操的補給線,將曹軍版圖切成四塊。



五、科技樹


科技發展的順序,心得整理如下:

  • 弩兵 1 級:增加攻擊威力。以弩兵海戰術為主的話,這就是最重要的科技。
  • 熟練兵:增加氣力上限 20。不管任何戰術,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科技
  • 弩兵 2 級、3 級:重點在於直衝 3 級「強弩」,3 格的射程會讓你愛上弩兵海戰術,一回合可派出近 10 支弩兵部隊圍毆 1 支敵軍
  • 弩兵 4 級:直衝精銳弩兵後,攻、防、移動力都增加,移動砲塔讓進攻也能施展弩兵海戰術。
  • 軍制改革:基本科技只要發展到弩兵 4 級就夠了,接下來的科技主要是為了操作方便。衝「軍制改革」可將後方交託給「軍團」,讓軍團負責防守戰,對於無法控制的 AI,防守方士兵能多帶一些比較保險。
  • 內政 1 ~ 4 級:在遊戲初期 ~ 中期階段,城池、將領一多後,換月、換季時會很討厭,得花很多行動力、及金錢在賞賜,導致可以下的指令沒幾個。所以可以考慮此時直升內政 4 級,減少治安、忠誠度的下降,節省玩遊戲的時間。
  • 霹靂:最好先升到霹靂後,再交給電腦模擬,科技力才不會輸給該劇本的大魔王。
  • 雲梯:最好也升到雲梯後,再交給電腦模擬,因為 AI 習慣用各兵種攻城。
  • 騎兵:若還有多的技巧 P,可給騎兵科技,除了攻擊力大,騎射可以攻擊森林裡的部隊,這是弩兵做不到的。
  • 戟兵:若還有多的技巧 P,給戟兵優於槍兵,可省下的士兵耗損不少。
  • 槍兵:最後才需要考慮的兵種,因為 CP 值低。

san11-sop-3.jpg-三國志 11 高難度開局 (1)﹍攻略 SOP

目前科技已經沒有輸曹操太多,主要是輸槍、戟、騎兵,不過多了 AI 不會發展的內政科技~



六、託管時機


1. 軍團

有補給郡後,前方一定是手動操作,後方就可交給軍團,節省操作時間。

  • 時機點可參考科技樹,有「軍制改革」後再讓軍團打防守戰。
  • 打防守戰的城市,丟 1~2 個武力 8x 將領,3~4 個 7x 將領就不太會輸了
  • 不用捨不得把武力 8x 的將領丟在後方,前線真正需要的強將沒那麼多。


2. 全部託管

其實常常玩不到一半就想把勢力交給電腦跑模擬,但結果大多是輸給魔王曹操。摘要一下託管失敗的情形:

  • 將領數輸:例如我方 100 個,曹操 130 個
  • 將領數差不多:例如雙方都是 110 ~ 120 個左右
  • 消滅的核心將領不夠多:例如張遼、郝昭被逃跑,曹軍武力 9x 的將領大部分都沒抓到過。
  • 科技力輸曹操太多


san11-sop-2.jpg-三國志 11 高難度開局 (1)﹍攻略 SOP

以下是建議的託管時機:

  • 如本篇的戰略,以切斷魔王勢力的補給線為主軸
  • 將領數領先一段距離:例如我方 120 個,曹操低於 100 個
  • 消滅多一點敵方核心將領:例如張遼、郝昭登用不到沒關係,一開始就斬也是對曹操巨大的打擊。
  • 如科技樹的順序,可以研發到騎兵那裡是最好

以上是高難度開局的攻略 SOP 心得,過程有點像是建立新創公司,想辦法 Growth Hack、在市場上生存下去,等到營運上軌道後,學習下放權力給屬下,最後整個公司還要拿捏交給接班人的時機點,從旁看著未來能走多遠,整個過程似乎也學到了什麼~


更多三國志 11 相關文章:

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讀後心得摘要

$
0
0
the-clean-coder.jpg-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讀後心得摘要這陣子借了一本給工程師看的書,但是內容跟程式碼無關,所以讀起來不傷腦、很輕鬆。其實這本書比較像在談心法,更多的是作者提醒工程師要如何在職場上存活下去、如何工作地更有效率。

我認為在實用性上,這本書反而比任何寫程式的書還來的重要,因為就算程式寫得再厲害,很多工程師的通病都是爆肝、把自己搞得累死,不然就是在職場上不曉得如何與上級、下屬對話,不瞭解客戶的真正意圖而瞎忙。

不只工程師該讀,這本書的心法其實所有使用「腦力創作」的職業都適合,例如設計師、文字創作者等等,只要你認為做的事是一門專業



一、從錯誤中學習


作者是一位知名的資深工程師,歷經最原始的程式設計年代(打洞卡片、磁帶)直到現在,這本書敘述了他的工作經歷,包含各種失敗的小故事、職場的慘痛經歷。

很多書其實只是倖存者偏誤,成功者述說他如何成功,實際上有可能只是運氣好、機率下的產物。

真正對讀者有用的書,是作者敘述他如何失敗,不忌諱別人看到他過去犯的蠢事,這也是我極力推薦此書的原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同樣的慘事一定會不斷發生(歷史不斷重演),多閱讀、多吸收別人的失敗經驗,避免別人踩過的坑,才是王道。

模仿成功幾乎都無法複製成功,只有避免犯錯、不複製前人的失敗,才可能逐步走向成功。

本篇為個人的心得整理,不包含全部章節。因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建議閱讀原文會更有幫助。



the-clean-coder-1.jpg-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讀後心得摘要

二、成為專業人士


如果沒有將身為專業人士視為榮譽,如果不把成為專業人士當目標,只想當個可以輕鬆接受指令的員工,出了事有上級、或公司扛,不必負責任,那麼接下來的內容與你無關了。

好的,什麼是專業人士?專業人士有什麼特質?

  • 擔當責任:願意承受自己錯誤所造成的客戶損失。(光這一點就是很大的門檻,通常有老闆特質的人,才有辦法做到)
  • 將公司利益視同個人利益:這句話是「專業主義」的精髓。(以前 WFU 在公司上班時,一向把每個 case 當自己的事做,不過這不等於對公司的向心力或認同感,而是一種將每件事做好的心態,做這件事不一定是為公司,而是為了個人能力成長,想像如果是自己的公司會如何處理般的磨練)
  • 如何負責:
    • 雖然追求完美,但人並不完美,一定會犯錯,所以需要學會「道歉」,並且要求自己避免一再犯相同錯誤。
    • 送出成果、交案之前,該做的所有偵錯、QA、檢查流程,這些時間不可省,才是負責的專業人士
    • QA 完還被客戶發現錯誤,都該震驚羞愧,並且反思這些 bug 是如何產生,想辦法避免。
  • 職業道德:
    • 上班的時間是雇主的
    • 其餘的時間精進自己領域的知識
    • 保持不斷練習(這個概念我沒想過,的確很重要,必須把專業技能練到變成反射動作,可有效節省作業時間。就像是學圍棋的基本功、練功夫的蹲馬步、鋼琴師每日都需練琴一樣)
  • 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開發讀心術很重要,可節省白做工的時間)
  • 謙遜:專業人士容易自負,但一定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所以需要保持謙遜,也不要因別人犯錯就貶低對方



三、勇敢說不


節錄書中一段文字:

奴隸沒有權利說「不」,勞工或許對說「不」有所顧慮,但專業人士應該懂得說「不」。優秀經理人對於敢說「不」的人,總是求賢若渴,因為只有敢於說「不」,才能真正做成一些事情。

作者認為無法說「不」,可能是無法瞭解「WHY」、無法清楚陳述理由。他舉出一些過去經歷,展示了溝通雙方都無法說「不」的場景,反而對未來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雙方認知的「好」卻各自代表不同意義,例如:

  • 上司:WFU,明天之前要完成 XX 功能
  • WFU:這麼急喔?嗯...我盡量試試看好了
  • 上司:太好了,感恩

結果上司直接跟客人承諾明天就會完成,而 WFU 心想哪有可能,反正只是先試試看,明天再說,結果自然是悲劇。

作者認為以上雙方都極度不專業,上司面對下屬的遲疑完全沒有再度確認可行性。真正專業的對話大概像這樣:

  • 上司:WFU,明天之前要完成 XX 功能
  • WFU:不可能喔,這要 5 個工作天才行
  • 上司:可是 XX 功能 1 天應該寫得出來吧
  • WFU:1 天只能寫出初步功能,還要上到客戶伺服器,不同的環境不曉得是否有相容性問題,等安裝成功後還需要進行測試,若有 bug 還需要往返來回測試。
  • 上司:這樣就糟糕了,客戶明天想來看 DEMO,要有畫面能展示才行。
  • WFU:這樣的話我先想辦法作一個極簡化的版本,放在公司電腦執行特定效果給客戶看就好,就先不用往返測試,DEMO 完再正式做 XX 功能。
  • 上司:這樣真是太好了。

以上展示了雙方各自對異議說「不」,並想辦法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是一段展現專業的模擬對話

如果在説「不」的同時,雙方都能讓對方理解「為什麼」,那麼說「不」雖然會產生衝突,但同時也想辦法為對方找出「替代方案」,多半是能夠一起找出最佳解的。


四、輕易說「好」的後果


  • 客戶永遠不像你想的那麼在乎:雖然客戶常常給與緊迫的交期,表現的很急的樣子,實際上你趕工出來後,他們常常也只是把這件事放著
  • 我們常常為了趕工而寫出應急的程式碼,但這些程式碼不易擴展、維護,也就是所謂的欠下程式債,日後會很慘。
  • 因為客戶總是會想到新的需求,等客戶追加新功能時,後續就會被欠下的程式債累垮
  • 客戶提出的需求,其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他們是想像提出的需求可以解決問題 → 所以別輕易說好,別對客戶的話全盤接收,溝通時最好能先確認客戶的用意為何,早一步釐清真正的需求,才能避免白做工,避免程式碼重寫。
  • 交期有狀況時愈早反應越好,別時間到了才通知來不及,讓他人可以儘早調整預期。

當可以瞭解應該何時說「不」、何時說「好」,以及相關的溝通技巧,我們就能有效避開大部分的壓力來源。



the-clean-coder-2.jpg-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讀後心得摘要

四、關於寫程式


作者根據過往的經驗,提供寫程式的一套規則、原則:

  • 程式碼要讓其他工程師能看的懂:
    • 寫好註解
    • 變數命名、寫程式的原則要一致
    • 在影集 Silicon Valley 有看過,國外大公司多半會要求工程師彼此 code review(代碼審查),除了可避免錯誤,也可互相學習、進步,是很好的協作機制。
  • 適合工作的狀態:
    • 如果感到疲勞、心煩意亂,不要逼自己寫程式。
    • 無法全神貫注下寫程式,除了會出錯,往往容易留下程式債。
    • 撥一段時間來解決焦慮的狀態。最好在開始工作之前就解決會引起焦慮的問題,避免焦慮在工作時段產生。(處理好家庭、朋友的關係,別讓某些事在工作時還在背景持續執行,干擾大腦)
    • 專業工作者知道如何好好保存自己的精力,才能維持創造力。(參照後面章節談到「專注力」的部分)
  • 大腦阻塞時怎麼辦:
    • 想不出解法是常有的事,可以暫時離開目前的作業環境一段時間。
    • 以 WFU 的經驗,一直想不出來的東西,常常在交通工具上、或洗澡時,忽然間就找到 solution。
    • 跟別人交流、協作一下,有時就能產生新的想法。
    • 作者建議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可以激發出創意。
  • 管理進度延遲:
    • 延遲一定會遇到,為了不讓同事、客戶有錯誤的預期,最好提供「樂觀」、「正常」、「悲觀」這三種交期數字
    • WFU 實務上的經驗,我會提供例如 15~20 天這樣的模糊交期
  • 幫助他人:
    • 當自己陷入困境、或是被某個小問題卡住時,不妨請求別人的幫助。
    • 正因為我們需要協助,所以協助他人是必須的,互相幫助是每個工程師的職責。
    • 但為了工作效率,我們都需要不被打擾的時段,因此需要禮貌地告訴別人,幾點到幾點不希望被干擾。



the-clean-coder-3.jpg-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讀後心得摘要

五、時間管理


這是本書我最受用的一個章節,其中「專注力」需要補充這件事,是我原本沒有的概念,導致過去會逼迫自己在不合宜的時間拼命工作。

  • 拒絕不必要的會議:
    • 會議的成本非常昂貴,參加的會議必須慎選,只挑必要的,避免影響工作產出。
    • 如果發現參加某個會議是在浪費時間時,想個禮貌的辦法退出。
    • 主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是幫你從某些會議脫身,因為他跟你一樣關心你的時間。
  • 管理專注力:
    • 程式設計是需要持續投入精力與專注力的智力活動
    • 「專注力」是一項稀有財,類似玩遊戲時的魔法點數 MP,當用光的時候,需要休息才能恢復 MP 值
    • 專業人員知道如何妥善使用自己的 MP 值(專注力),在專注力夠的時候寫程式,在專注力匱乏的時候做其他事。
    • 專注力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少,所以若不即時使用,就會逐漸消失
    • 如果用光了專注力,需花一個小時或更多時間,做「不需專注力」的事,來進行補充,例如聊天、運動、處理雜事。
    • 每天好好睡飽 7~8 小時,可確保早晨有飽滿的專注力
    • 定期運動,有助於提高專注力(MP)的上限值
  • 蕃茄工作法:
    • 工作上常見的蕃茄時鐘法,現在終於知道這麼做的原理。
    • 例如在專注力足夠時,不被打擾地完整工作一段時間(例如 30 分鐘)
    • 接著可做一些雜事(例如 5~10 分鐘),作用在於讓專注力回補
    • 然後繼續完整的工作時間 (30 分鐘)
    • 循環 4 次蕃茄時間後,休息 30 分鐘,回補更多的專注力。
    • 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狀況調整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而重點在於抓住自己「專注力」最充足的時段進行工作,可讓效率、產出最大化。
  • 要避免的行為:
    • 優先順序錯亂:專業人員知道如何評估每項任務的優先順序
    • 避免走入死胡同、與陷入泥沼:此點後述

以上「要避免的行為」的內容,書中比較難看出確切的作法,只能算是口號,這裡補充我的看法。

所有要避免的行為,我認為只能由過去的工作經驗自行歸納,或由他人的經驗記取教訓,避免重複犯錯。

例如接案會陷入泥沼的狀況可能是「遇到奧客」,奧客會:

  • 不斷殺價
  • 各種小地方想盡辦法佔便宜
  • 溝通耗時間
  • 不時凹你做額外的功能
  • 付款拖拖拉拉,難以結案

以上這些狀況都會壓縮工作時間,排擠好客戶的處理時間,造成巨大壓力。

然而能否在詢價階段就判別出奧客,這有賴累積的工作經驗,也可以說成為專業人士後,才有辦法整理出所有自己「要避免的行為」



六、工藝典範


我非常喜歡作為總結的最後一章,作者為何用「工藝典範」下標呢?

許多極度專業的行業,對於入行者有著極為嚴格的學習、訓練過程,例如:

  • 醫師:專門的醫學院給與完善的教育體系,接著經過實習醫生、住院醫師等等時期的訓練,務求培養出專業的醫師。
  • 廚師:學徒從洗、切菜等基本功夫慢慢磨練,由師傅帶領、傳授各種廚藝,成為大廚可能要近 10 年的功夫。

作者要表達的是,醫院不會把手術交給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餐廳不敢請只學 3、5 年的學徒掌廚,但是在程式設計師的領域卻不是這樣子的,剛出茅廬就有可能被丟上戰場!

我想連國外的作者都這麼講了,台灣的環境一定更離譜。實際上我也的確看過很多案例,公司為了省錢,不請專業工程師架站,而是叫員工把 HTML/CSS 的書看一看後,要員工自己把網站生出來,有問題就到 PTT / 各大討論區去問。

這樣的心態就是網站能動就好,然而外行的人能寫出什麼樣的程式碼,一定是剪剪貼貼來的,日後需要維護、或網站出問題時根本不會修,這時再來找專業人士擦屁股。而專業人士看了那些悽慘的程式碼也不會想接手,導致公司要花更多錢善後。

因此作者的願景是,希望「程式設計師」這個領域能夠被重視,當成專業人士一樣看待,有完整的教育、培養體系,像學徒般有大廚手把手教導,除了瞭解程式該用什麼樣的 SOP 撰寫、擴充、維護、偵錯,還有心智、精神上的訓練流程。

就像「工藝」的傳承一般,希望程式設計師的專業,將來也能成為一種工藝典範。


更多 接案心得 相關文章:

Blogger 側邊欄隱藏開關工具

$
0
0
喜歡版面簡潔的部落格站長,有不少會想使用單欄式版面,也就是沒有側邊欄的設計。然而側邊欄捨棄其實也是有點可惜,這個區塊的空間若好好運用,除了可以帶給讀者不少便利性,還可撥一部份空間擺放廣告獲得收益。

如果網站花一些心思設計的話,我想最佳解會是讓有需求的使用者各取所需,不想看到側邊欄的訪客可選擇關閉,需要側邊欄的時候又能立即展開這個區塊。

本篇提供一個簡單的 Blogger 側邊欄收合開關工具,還能記憶訪客的側邊欄開合狀態,將來再次拜訪網站時能保持隱藏或展開狀態。

此工具可相容於大部分的官方(非 RWD)範本,如遇到不相容的範本,建議有 CSS 基礎再進行修改。



(圖片出處: pexels.com)


一、側邊欄的功能性


在以前的年代我也比較喜歡單欄式版面,但現在我反而覺得沒有側邊欄的部落格,使用起來便利性比較差,例如不容易找到搜尋框、標籤分類工具、聯絡表單工具等等。

所謂「以前的年代」意指尺寸 17"、19"螢幕為主流的年代,當時的螢幕解析度主要是 1024x768 或 1280 x 1024,這樣的螢幕寬度讓部落格的呈現比較擁擠,有側邊欄的網站閱讀起來沒那麼舒適。

然而現在寬螢幕成為主流,在解析度至少 1920x1080 的情況下,沒有側邊欄的網站我覺得反而閱讀起來比較吃力,比較難只動眼球就看完一行文字,可能頭部要稍微擺動一下。

因此以往不受歡迎的側邊欄,現在反而有利於閱讀,而且一些功能性的小工具,反而有助於訪客尋找文章、閱讀延伸相關文章,增加網站的停留時間。

那麼對於不需要使用網站小工具的讀者,設計側邊欄開關工具,提供切換的選擇權,可以讓兩種不同類型的讀者都得到滿意。



二、準備動作


在修改範本之前,如果第一次安裝本站工具的讀者,建議先閱讀「備份範本的訣竅」系列文章。

請到後台「主題」→「編輯 HTML」,游標點進範本區塊,按 Ctrl-F 搜尋 </head>這個字串,找到後在此字串的前一行,插入以下程式碼:

<script src='//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2.0.0/jquery.min.js'></script>
<style>
/*側邊欄切換*/
.fauxcolumn-right-outer .fauxcolumn-inner {border-left: 0;}
.sidebar_switch{width: 40px; height: 40px; position: fixed; right: 10px; bottom: 10px; border-radius: 50%; background: #eee; line-height: 40px;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6px; color: #5F6368; cursor: pointer; z-index: 10;}
</style>

第 1 行綠字可參考「引用 jQuery 的注意事項」,檢查範本是否已安裝過 jQuery,如果已經安裝過請刪除此行,以免重複安裝。

其餘的部分,如果對 CSS 熟悉可自行修改參數。



三、安裝主程式


接著請搜尋 <body這個字串,找到此行後在下一行,插入以下程式碼:

<!--側邊欄切換-->
<div class="sidebar_switch" title="側邊欄切換"></div>
<script>
//<![CDATA[
(function() {
var rightArrowIcon = ">", // 右箭頭圖示
leftArrowIcon = "<", // 左箭頭圖示
sidebarStatus = JSON.parse(localStorage.sidebarStatus || true),
sidebarWidth = localStorage.sidebarWidth,
$sidebar_switch = $(".sidebar_switch"),
isClick = 1;

localStorage.sidebarStatus=sidebarStatus;if(sidebarWidth){sidebarSwitch(sidebarStatus)}if(!sidebarWidth){$(function(){localStorage.sidebarWidth=$(".fauxcolumn-right-outer").width();sidebarWidth=localStorage.sidebarWidth;sidebarSwitch(sidebarStatus)})}$sidebar_switch.click(function(){sidebarSwitch(!JSON.parse(localStorage.sidebarStatus),isClick)});function sidebarSwitch(a,c){var b=$("#sidebarCSS");if(!sidebarWidth){return}if(!b.length){$("head").append("<style id='sidebarCSS'></style>");b=$("#sidebarCSS")}if(a){$sidebar_switch.html(rightArrowIcon);b.html(".columns{padding-right:"+sidebarWidth+"px!important;}.column-right-outer{display:block}");if(c){localStorage.sidebarStatus=true}}else{$sidebar_switch.html(leftArrowIcon);b.html(".columns{padding-right:0!important;}.column-right-outer{display:none}");if(c){localStorage.sidebarStatus=false}}};
})();
//]]>
</script>
<!-- Designed by WFU BLOG -->

請參考註釋,rightArrowIcon 與 leftArrowIcon 可改為自訂的圖示。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官方 RWD 範本請勿安裝此工具。

大部分的官方(非 RWD)範本應可套用,但我沒全部測試,如遇到不相容的範本,建議有 CSS 基礎再進行修改。



更多 Blogger 側邊欄工具相關文章:

SEO 資訊與假新聞的危害﹍如何辨別 SEO 文章真偽

$
0
0
最近「假新聞」事件導致外交官殞落,台灣當局總算開始正視假新聞造成的國安危害。比起先進國家早立專法反制,台灣步調雖慢但總比沒有好。

電視媒體帶頭散佈未經查證的消息、甚至製造假新聞早已司空見慣,不過對於能辨別真偽、有心查證的民眾而言,要瞭解真相不乏驗證的管道。例如各路人馬匯集的 PTT 八卦板,把正反方意見領袖的言論、討論串、推噓文審視一遍,哪方比較有理不會看不出來,假證據、歪理終究逃不過眾人法眼。

其實這事件發生後,浮現在腦海的反而是:「這跟 SEO 很像啊~網路那麼多 SEO 文章,多半是過時的資訊,用了反而有害,就像相信假新聞造成的影響」。

然而再仔細推敲下去,發現 SEO 資訊根本比假新聞更難判斷真偽,為什麼會這樣呢?站長們究竟該怎麼做?請見以下分析。

(圖片出處: pexels.com)


一、為何 SEO 資訊不易判斷真偽?


1. 判別真偽的原理

如何判別一則資訊的真偽,詳細作法可參考「運用 PTT 搜尋資訊的技巧」→「五、過濾資訊」。

重點在於站在客觀立場,正、反方的意見都要收集,只要討論的樣本數夠多,相信哪一方比較有道理、證據比較有說服力,不難辨識出來

所以各種「假新聞」,只要看過 "支持方"、"反對方"意見領袖的論述,真理總是能夠越辨越明。

對我們而言,能否找到一個公開透明的討論管道,就是破解「假新聞」的關鍵


2. SEO 缺乏中文討論資訊

網路上的 SEO 文章總是看起來很有道理,然而缺乏正、反方的驗證管道,所以很難判別是否為有效的知識。

SEO 文章幾乎不會看到留言,代表沒有支持、或反對的聲音存在。而且幾乎找不到關於 SEO 的中文討論區,想要對 SEO 資訊進行公開驗證是極為困難的。

也因為這樣,多數使用者對網路上找到的 SEO 資訊非常相信(沒聽到反駁的聲音),有很多客戶就是這麼默默處理網站的 SEO,直到某天問了發窘的 SEO 問題我才會察覺。


3. 錯誤的 SEO 比沒做更嚴重

就像「謠言只能在同溫層、長輩群組散播」,因為沒有反面的聲音, SEO 文章也是一種作者說了算的狀態,盡信 SEO 資訊是非常危險的。

以往有效的 SEO 手法,當 Google 認為足以操縱排名、造成不公平,在下一次的更新後就可能將這些手法列為作弊手段,進而降低網站的排名,甚至除名。

那麼當你搜尋到這些過時的 SEO 文章、並採用時,渾然不知正在讓自己網站陷入噩耗。

如果不是專門研究 SEO 的人員,能夠時時注意 Goolge 的每次更新細節,最好還是別碰 SEO,或者乾脆交給專業人員處理才是正途。



二、判別 SEO 真偽的方法


如果有時間研究 SEO,也很想辨別 SEO 的真偽,以下提供一些 "比較"有效的作法、原則,但不代表 100% 能找到解答。

  • 重概念
  • 輕作法
  • 是否有引用來源
  • 以官方說法為準
  • 以日期最近的為準
  • 用英文搜尋比較能找到可信度高的文章


1. 重概念、輕作法

Google 搜尋引擎的最高原則為,提供對搜尋者最有幫助的網頁,那麼任何 SEO 相關文章,若是以此為前提而撰寫的方向、概念,都是值得參考的,例如:

  • 讓網頁載入速度快 節省等待時間
  • 網頁導覽清楚 友善閱讀環境
  • 提供能解決提問的資訊
  • 頁面使用適當的關鍵字 利於被搜尋
  • 提供對搜尋者有益的相關參考資料、外連

以上只是隨意舉例,SEO 的概念是把服務「搜尋者、提問者」作為最高考量。至於詳細作法、演算法 Google 絕對不會公開,以免人為操作。

因此任何有提到明確作法的 SEO 文章,例如 "關鍵字密度要達到幾趴",請持保留態度,否則文章寫起來也很痛苦。也許在當時這個數字是有效的,但 Google 演算法隨時在變,也可能現在這個太刻意的數字反而成了處罰項目。


2. 引用來源

當閱讀到一篇很棒的 SEO 文章時,記得檢視作者的說法、作法是否有來源根據。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或許只是作者的臆測而已,並非事實

如果概念引用來源是 Google 官網,或是 Google 工程師的說詞,那麼可信度極高,是一篇值得參考的 SEO 文章。


3. 文章發佈日期

最後要檢視的是該篇 SEO 文章的日期。就算是 Goolge 官方說詞,如果日期太久遠也可能已經無效。最好是再重新 Google 一下相同主題,有沒有日期較新的官方說法。

總之,相同主題的 SEO 參考資料,日期越近會越可靠。



三、SEO 資訊判斷範例 1


根據以上檢驗流程,提供幾個範例讓讀者參考。

最近有客人問:「我決定把文章標題使用 H2 標籤...能不能幫我在 H2 標籤加上 strong?」我想這一定看了什麼文章,提到使用 strong 更能增加關鍵字權重。

雖然聽了覺得無稽,SEO 有這麼簡單就好。不過還是試著找一下相關資料,搜尋 "SEO strong"找到了這篇:


雖然不知道作者是誰、是不是 SEO 權威,但他引用的影片大有來頭,是 Google 搜尋引擎大當家 Matt Cutt 親口說的:

無論你有什麼考量,決定使用 strong 或 b 標籤,都是沒有關係的,我不認為會有任何差別(em 或 i 也都是一樣)。

ok,這就是官方說詞了,字體想加粗用 b 或 strong 對 SEO 都是一樣的。至於 H2,其強調意義本身就遠大於 strong 了,所以額外用 strong 是多此一舉的事,甚至 Google 可能還覺得你在作弊。

當查詢資料時,一路抽絲剝繭能查到源頭是官方說法時,這就是一篇可靠的 SEO 文章。



四、SEO 資訊判斷範例 2


前陣子另外一個案例是,客人要求「除了將對外連結都改為 nofollow,也將某些對內連結設定 nofollow」。我知道這應該是看了某些 SEO 文章,想要最大化地提高頁面權重,想辦法不要讓頁面權重被稀釋。

對外改成 nofollow 是可以理解的,但對內的話,雖然覺得沒有必要 nofollow,但由於我不是 SEO 專家,無法保證我一定是對的,且對內 nofollow 的那些頁面不是很重要,當時也就算了不 argue。

那麼現在就來驗證一下,花了一些時間測試關鍵字,最後用 "nofollow internal link"找到這篇:


哇!這麼棒,標題 Matt Cutts 直接說了,你不必將內部連結使用 nofollow,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且慢,這篇文章雖然從頭到尾都是 Matt Cutts 說了什麼 blah blah,但我找半天竟然沒有任何引用連結,可以證明這些話是 Matt Cutts 說的...

這篇根本就超有潛力成為「假新聞」!

所以我又找了另外一篇:


看起來這是個專門寫 SEO 的網站,雖然不清楚是否夠權威,不過其引用的影片出處為 Stone Temple,倒是一個滿老牌、權威的 SEO 網站,而且他的論點跟前面一個網站 Matt Cutts 說的內容差不多:

nofollow 不是處理內部連結的最好作法,如果網站某些頁面不想被連結的話,應該在 robot.txt 設定那些頁面不要被索引。

OK,至此案情總算水落石出了,讀者們有沒有覺得追逐、鑽研 SEO 很累呢?啃完這堆原文資料、聽完影音檔說不定要扒層皮了吧~



五、其他範例


如果還想看其他範例的話:




六、站長們該怎麼做


辨別 SEO 資訊真偽是很累的一件事,而且 Google 制訂的規則隨時在變,除非想進 SEO 公司上班,否則我覺得追逐 SEO 意義不大:

  • 因為一般人沒有那麼多時間
  • 效果不一定看得出來
  • 到底何時能見效也不曉得
  • 就算之後看到效果了,也無從判斷是因為 SEO 操作的結果,還是因為內容變好了,還是剛好文章被大量分享。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以下進行總結:


1. 部落格網站

產品好不一定賣得好,因為可能行銷不好。但有行銷還賣得不好,一定是產品不好,就像今年的台北市長候選人。

部落格平台的獨天優勢在於,只要內容好,Google 就會自動讓你的 SEO 好。如果拼了命研究 SEO 還排名不好,最好先想想怎麼提升內容,讓產品變好。

因此結論是:



2. 商業網站

商業網站如果只是形象網站,沒有定期新增優質文章,就無法擁有部落格平台的 SEO 優勢,那麼再怎麼研究 SEO 也沒用。

可參考「有些事還是要花了錢才有效果﹍SEO 流量也是」,形象網站需要將 SEO 這件事外包給專業公司處理,尊重專業就會看到實質成效。

如果形象網站沒有預算做 SEO,那麼只好學部落格網站,想辦法不斷產出專業內容,獲得 Google 青睞自動提升 SEO。


更多 SEO 相關文章:

Blogger 側邊欄分頁工具﹍相容官方小工具

$
0
0
blogger-sidebar-tab-official-widget.jpg-Blogger 側邊欄分頁工具﹍相容官方小工具以前曾寫過多個「Blogger 側邊欄自製分頁(Tab)小工具」,而共通點是某些官方小工具無法使用,例如 "熱門文章"、"網誌存檔"、"網誌統計資料"等等。

因為這些官方工具的原理,是使用 Ajax 技術延遲取得資料,導致分頁工具無法及時複製官方工具的 HTML 碼,所以過去只能請讀者裝分頁工具時,不要使用這些官方小工具。

最近接到的需求,案主的側邊欄分頁工具,要能使用官方工具 "熱門文章",這樣一來需要使用新的技術。

本篇的側邊欄分頁工具,安裝原理很複雜,如果對 Blogger 範本的架構不熟悉,將無法自行安裝,後續會再說明如何進行。



<< 請注意!本篇文章含會員加值文章內容,需點數兌換 >>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準備動作


這是安裝後的效果圖:

blogger-sidebar-tab-official-widget-1.jpg-Blogger 側邊欄分頁工具﹍相容官方小工具


1. 版面配置 CSS

在修改範本之前,如果第一次安裝本站工具的讀者,建議先閱讀「備份範本的訣竅」系列文章。

請到後台「主題」→「編輯 HTML」,游標點進範本區塊,按 Ctrl-F 搜尋字串。

以下 CSS 內容,請放在範本中 <b:template-skin><![CDATA[ ~ ]]></b:template-skin>的區間:

body#layout #sidebar_tabs:before{content:"側邊欄分頁工具";color:#fff;font-size:18px;margin-bottom:5px;display:block}
body#layout .sidebar-wrapper{float:right;width:30%;margin:0;padding:0}
body#layout #sidebar_tabs{overflow:hidden;background-color:#8ABEB7;padding:10px;margin-bottom:10px;box-sizing:border-box}
body#layout .sidebar-wrapper .layout-widget-description{display:none}
body#layout #sidebar_tabs .tab-opt{padding:0;float:left}


2. jQuery 與 CSS

搜尋 </head>這個字串,找到後在此字串的前一行,插入以下程式碼:

<script src='//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2.0.0/jquery.min.js'></script>
<style>
#sidebar_tabs .widget h2{display:none;}
#tab1,#tab2,#tab3{margin-top:20px;transition:all 0 ease;-webkit-transition:all 0 ease;-moz-transition:all 0 ease;-o-transition:all 0 ease;}
.tab-opt{overflow:hidden;clear:both;margin:0 0 10px;padding:0;}
.tab-opt li{width:33.3333%;background-color:#ccc;display:inline-block;float:left;padding:0;}
.tab-opt li.active,.tab-opt li.active a{background-color:#8ABEB7;}
.tab-opt li a{text-align:center;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font-weight:700;font-size:14px;text-transform:uppercase;height:34px;line-height:36px;letter-spacing:1px;display:block;padding:0;}
.tab-opt li:hover{background-color:#5e7380;}
#sidebar_tabs .cmmwidget{margin-bottom:20px;}
</style>

第 1 行綠字可參考「引用 jQuery 的注意事項」,檢查範本是否已安裝過 jQuery,如果已經安裝過請刪除此行,以免重複安裝。

其餘的部分,如果對 CSS 熟悉可自行修改參數。



二、安裝主程式


1. 小工具位置

接下來這部分比較麻煩,分頁小工具的 HTML 碼需擺放在範本中想顯示的位置,但由於每個範本的架構都不一樣,很難有一致的說明方式。

不過兌換此工具的會員,WFU 會協助說明擺放位置,以下為小工具 HTML 碼:




三、新增小工具


安裝完之後,到後台 → 版面配置,下圖可看到這個新增的綠色區塊:

blogger-sidebar-tab-official-widget-2.jpg-Blogger 側邊欄分頁工具﹍相容官方小工具

3 個分頁分別按下「新增小工具」即可新增工具,由上到下分別會在側邊欄分頁由左至右顯示。

想先看效果可前往以下 DEMO 頁面:




四、注意事項


本篇為會員加值文章,需要付費才能兌換隱藏內容:

  • 如果不知道程式要安裝在範本中什麼位置,請用下面的表單與我聯繫,留下您的網址,會協助安裝。
  • CSS 版面問題需自行處理,如需代為處理會另外報價。



五、聯絡表單


加值文章的會員,使用上有任何問題請用下面的表單與我聯繫:




更多 側邊欄 相關工具:

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
0
0
fb-fanpage-service.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前幾年 Facebook 粉絲頁的選單頁籤中,推出一個「服務內容」的項目,可以讓公司、店家列出產品項目、或提供的服務。但不方便的地方是,只有粉絲團設定了「公司」、「店家」等特定類別,頁籤才有「服務內容」這個選項。以本站為例,類別為「個人部落格」就無法使用。

不過最近測試時發現,似乎 FB 已經取消了這個限制,本站已成功新增了「服務內容」,這真是個好消息!

像本站雖然為部落格,經常發佈文章回答部落格相關疑難雜症,但也常有網友尋求協助解決各種部落格問題、架站、客製程式等。我相信有很多網站也是如此,一開始只是分享心得,而在某個領域嫻熟、達到專業水準後,陸續會接到一些合作機會、邀約,甚至能提供一些服務等等。

那麼在 FB 粉絲專頁顯示「服務內容」,也是多一個行銷的好管道,以下就來看看如何進行。

(圖片出處: pexels.com)


一、設定頁籤


fb-fanpage-service-1.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進入 FB 粉絲團頁面,參考上圖紅框步驟:

設定 → 範本和頁籤 → 將「使用預設頁籤」改為「關閉」


fb-fanpage-service-2.pn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接著螢幕捲到最下方,按上圖的「新增頁籤」


fb-fanpage-service-3.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彈出視窗中,選擇「服務內容」,按右邊的「新增頁籤」


fb-fanpage-service-4.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回到原本的畫面,現在「服務內容」已經出現在頁籤選項之中,可以用滑鼠拖曳每個項目的順序,例如將「服務內容」拉到最上方。



二、增加服務內容


fb-fanpage-service-5.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回到粉絲團頁面,現在可以看到左側的頁籤中,「服務內容」已經出現在我們設定好的位置。

點擊「服務內容」,出現上圖畫面,現在可以點擊「新增服務」來撰寫內容。


fb-fanpage-service-6.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 依照每個欄位填入自己的服務名稱、詳細內容等等。
  • 如果要顯示圖片的話也可「新增相片」。
  • 也可填入收費價格、服務時間等資訊
  • 也可勾選「顯示為時間長度不固定」
  • 要顯示的服務項目必須切換為「顯示服務」
  • 最後按「儲存」即可


fb-fanpage-service-7.jpg-如何為 FB 粉絲團新增「服務內容」,讓顧客一眼就知道賣哪些產品

依序新增所有的服務內容後,上圖為一進入本站粉絲團頁面的效果,有可能立即顯示「服務內容」。

這樣子訪客不必再另外找「關於」的資訊,才能瞭解這個粉絲團提供什麼服務,可以說是另類的置頂效果,算是滿不錯的,值得一試。


更多 Facebook 相關技巧:

如何查詢自己網站的 SEO 熱門關鍵字 + 應用技巧﹍Google 網站管理員 Search Console

$
0
0
google-search-console-seo-keyword.jpg-如何查詢自己網站的 SEO 熱門關鍵字﹍Google  網站管理員 Search Console最近在臉友 許哲維的貼文得知,使用 Google 搜尋自己網站的熱門關鍵字,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區塊,顯示 SEO 相關資訊,例如點擊數、平均搜尋排名等數據,就像下圖這樣:

google-search-console-seo-keyword-1.png-如何查詢自己網站的 SEO 熱門關鍵字﹍Google  網站管理員 Search Console

這個功能還滿有趣的,不禁研究了一下,只是似乎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

本篇整理一下心得,並提供查詢自己網站熱門關鍵字的方法,就算搜尋引擎沒有看到這個區塊也沒關係。

(圖片出處: pexels.com)


一、Google 測試中的 SEO 功能


1. 未對所有人開放

從臉友貼文的留言分析,似乎這個區塊的資訊,有人看得到、有人看不到。找到這篇文章「Google Search Console snapshot arrives in search results」,作者推測這是 Google 的實驗性功能,目前沒有任何官方文件、或消息發佈,所以若是看不到這個區塊的話,也算正常。


2. 不夠熱門的關鍵字不會顯示

經測試的結果,只有搜尋極為熱門的的關鍵字時,這個區塊才會出現,所以要看到不是那麼容易。


3. 只有站長能看得到

同時也必須是登入 Google 站長帳號的狀態,確認身份後才會顯示這些具有隱私性的資訊。


4. 利於鑽研 SEO 的使用者

剛看到這個功能的感覺是很有趣,不過仔細思考這個功能的實用性後,我想對多數站長而言應該必要性沒那麼高,會比較需要的應該是 SEO 工作人員,多了一個方便、快速的管道查詢自己長期追蹤的關鍵字狀態,進而決定因應的 SEO 對策。

我在想,會不會跟本是 Google 的 SEO 工程師自己想用,才做出來的啊~~



二、網站管理員工具 Search Console


一開始在 Google 搜尋結果看到這項資訊時,直覺應該是抓 Search Console 後台的數據來顯示,因此立刻來做實驗。

進入「Google 網站管理員」後,選擇網站 → 左側選單 → 搜尋流量 → 搜尋分析,可看到類似下圖畫面:

google-search-console-seo-keyword-2.jpg-如何查詢自己網站的 SEO 熱門關鍵字﹍Google  網站管理員 Search Console

每次看這種關鍵字的報表就要傷心一次,本站研究最深入、寫最多的主題是 Blogger,但熱門關鍵字總與 Blogger 無緣,前 50 名只有一個跟 Blogger 有關...

好的,上圖會依照點擊次數排序,我們選擇第 10 名的關鍵字 "jquery table"來測試,平均排名為 2.9。

每個關鍵字右方有個「另開新頁」的小圖示,點下去後會跳到搜尋結果畫面,如下圖:

google-search-console-seo-keyword-3.jpg-如何查詢自己網站的 SEO 熱門關鍵字﹍Google  網站管理員 Search Console

顯示的畫面、數據果然跟 Search Console 一模一樣,第三個搜尋結果就是本站的文章,的確跟排名相去不遠。

這樣謎底就揭曉了,其實搜尋結果不過就是撈 Search Console 的資料來顯示而已,那麼搜尋結果看不到這個畫面的站長,只要進入 Search Console 後台都看得到。



三、網站熱門關鍵字的應用


其實這個功能過去在「Google 網站管理員的活用方法」→「四、查詢網站關鍵字」,這篇就介紹過了。本篇既然獨立出來說明,就再補充一些應用。

1. 定期查閱

從目前的排行,跟三年多前的排行相比,網站熱門關鍵字的變化非常大,表示 Google 不斷地在修改演算法,我們曾經的熱門關鍵字,很可能一段時間後就不一樣了。

有可能別人寫得內容更好,也可能使用者的搜尋習慣變了,使用的關鍵字不同。

那麼每隔一段時間觀察趨勢,對於寫文章如何下關鍵字,或是修改舊文章的關鍵字,都會很有幫助。


2. 混用關鍵字

關鍵字排行榜一字排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佔據榜單的,其實是某 2~3 個關鍵字在排列組合。例如我的榜單出現這些(請注意有無空格屬於不同組關鍵字):

  • line已讀改未讀
  • line 未讀
  • line已讀顯示未讀
  • line標示未讀
  • line 顯示未讀

而我的文章未必都使用以上字串,那麼現在瞭解使用者的搜尋習慣後,除了新文章可以用這些關鍵字,也可以回去修改文章,想辦法把語意能夠通順的地方,塞進這些使用者會搜尋的字串,也就是混用各種關鍵字,把使用者習慣一網打盡。


3. 設定標籤

為文章設定標籤時,如果是熱門關鍵字,也是大大加分。

所以可以根據熱門關鍵字排行榜,回頭為自己的舊文章,新增相關的標籤字串,以及混用排列組合的關鍵字。


4. 相關文章

訪客如果是搜尋特定關鍵字而找到我們的文章,一定想多看一些相關的文章。所以我們需要這麼做:

  • 為網站熱門關鍵字多寫相關的專業文章
  • 設定關鍵字為標籤
  • 在文末擺放「Blogger 延伸閱讀[文字版]」這樣的工具,讓訪客可以多看幾篇同性質、高品質的文章。


更多 SEO 相關文章:

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
0
0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jp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前陣子剛好多位讀者、客戶都詢問這件事:

如何在文章中插入表格,且能正常顯示,版面不異常?

如果對 HTML 語法不熟悉的話,網頁要插入表格的確沒那麼容易。過去曾寫過「Blogger 插入表格的最佳流程 + 自適應寬度」,文章內容不短,但是瞭解原理、操作熟悉後,經由 Google 試算表或 Evernote 轉換,不用幾秒鐘就能成功將表格插入文章。

這樣的流程算滿方便的,而副作用會是「產生大量行內(inline) CSS 字串」,導致文章字元數暴漲,若表格太長時有可能導致 Blogger 文章無法儲存(超過字元數上限)。

雖然該篇文章有提供解決的作法,不過本篇還是來介紹一下產生正統表格語法的作法,藉由免費的線上表格產生器自動生成乾淨的 HTML 語法,還能方便地匯入 CSV 檔產生表格,從此製作表格不再麻煩。



一、簡易表格產生器


以下這兩篇文章,分別介紹了兩個國外的線上表格產生器:


因為都是國外的網站,因此英文苦手的話還是可以看一下中文的介紹文章。

這兩個產生器都適合用來製作簡單的表格,而後者尤其適合無腦操作,用滑鼠直接就能拖曳出表格的大小,不必手動設定。



二、最佳表格產生器(Tables Generator)


本篇要介紹的是,WFU 認為最強悍的線上表格產生器:


這個線上產生器的功能之多,遠勝前面 2 個產生器,無論小型表格,或想要製作更美觀、更大型的表格都沒問題。

1. 製作表格

如果要製作 15x 15 以內的小型表格,可以直接用滑鼠拖曳。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1.pn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如上圖操作,選單 Table → Set size → 進行拖曳即可


如果要製作大型表格,請點擊選單 File → New Table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2.pn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出現上圖彈跳視窗,可輸入最多 500 列、20 欄。


2. 產生表格語法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3.jp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最重要的一點,請按上圖紅框的「HTML Tables」分頁,才能產生 HTML 語法

編輯完表格內容後,按「Generate」可立即看到 HTML 語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勾選「Do not generate CSS」不產生 CSS 語法的話,下面可看到非常乾淨的表格 HTML 語法,可以作為學習之用。

但建議不要這麼做,請按一下右下角的「Preview」就知道了,這是個陽春表格,連框線都沒有喔!

總之,要複製語法之前先看 Preview 預覽效果,滿意後再帶走語法


3. 套用樣式

這個網站準備了一些美觀的現成樣式可以套用,請按右上角的「Theme」按鈕: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4.jp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分別有 Color(色系)、Border(框線)、Stripes(條紋) 可以設定樣式,選定後按右上角「Close」關閉即可。

取消勾選「Do not generate CSS」,按下「Preview」: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5.jp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確認樣式無誤,就可按「Generate」把下方語法複製帶走了。


4. 匯入 CSV 檔

如果表格已經在別處做好(例如 Excel),可以先匯出存成 CSV 檔,然後進入此網站,點擊選單 File → Import CSV file

webpage-insert-table-html-tablesgenerator-6.png-網頁插入表格不再麻煩﹍線上產生器 + 可匯入 csv 檔(Tables Generator)

選擇檔案後,按「Import」即可匯入表格內容,後續處理同前述步驟。

如果是用 Word 或其他軟體製作了表格,那麼可以先將表格內容複製到試算表(或 EXCEL),然後接續前述流程即可。



三、搭配 RWD 表格外掛


如果想讓表格有 RWD 效果,之前介紹了一個很棒的 jQuery 外掛「輕鬆做出美觀的自適應 RWD 表格(Basic Table)」,搭配這個外掛的操作流程如下:

  • 因為 RWD 外掛 Basic Table 本身自帶 CSS 樣式,因此只需要陽春表格 HTML 語法即可
  • 按照本篇表格產生器 Tables Generator 流程製作完表格後,記得勾選「Do not generate CSS」不產生 CSS 語法
  • 將表格語法複製到網頁,再安裝外掛 Basic Table 即可展示 RWD 效果


除此之外,如果表格需要排序效果的話,可參考這篇:



更多網頁相關工具:

偵測網頁 DOM 新增節點(元素)最方便的方法﹍利用 CSS 動畫技巧

$
0
0
最近這個案例比較特殊,幫客戶改付費範本次數一多,某些比較貴的範本,作者為了不想讓別人看懂程式碼,雖然 JS 沒有使用混淆 (obfuscate),但是壓縮、重組得不成人形,導致完全無法去閱讀解析這些 JS 程式碼。很多動態生成的區塊,最終只能等 DOM 完整成形後,再來寫 JS 動態修改 DOM 指定區塊,調整為客製的需求效果。

但有時麻煩的是,動態產生的 DOM 新增元素,用 JS 不容易監控,除了不知道何時會新增目標節點,之後的 callback 函數也不知何時能執行。用 window onload 是一種解法,但有時會遇到網路延遲的問題,導致 window onload 遲遲無法觸發;另外就是也有可能,動態新增的元素,在 window onload 之後才會出現。

以往 JS 可利用監控 Mutation events 事件來偵測 DOM 變動,也曾寫過一篇利用其中一個事件「DOMSubtreeModified」來監控元素是否產生子節點,但可惜的是,Mutation 事件現在已經被網頁規範淘汰,可參考「Mutation events」,可能是這個方法消耗太多瀏覽器效能的緣故。

新的瀏覽器版本將來一定不支援 Mutation 的情況下,要如何解決這個難題,請見本篇的整理。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新的監控方法 MutationObserver


揮棄 Mutation 後,新的網頁規範提供了「MutationObserver」 這個新的 API。需要中文教學的話,可參考這篇「JavaScript 是如何運作的:用 MutationObserver 追蹤 DOM 的變化」。

我在這個討論串「jquery detecting div of certain class has been added to DOM」找到了範例程式碼:

var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function(mutations) {
mutations.forEach(function(mutation) {
console.log(mutation)
if (mutation.addedNodes && mutation.addedNodes.length > 0) {
// element added to DOM
var hasClass = [].some.call(mutation.addedNodes, function(el) {
return el.classList.contains('MyClass')
});
if (hasClass) {
// element has class `MyClass`
console.log('element ".MyClass" added');
}
}
});
});

var config = {
attributes: true,
childList: true,
characterData: true
};

observer.observe(document.body, config);

這段程式碼大概的意思是這樣:

  • 監控 document.body (也就是整個 DOM) 的變化
  • 包含元素屬性、是否新增子元素等變化
  • 偵測到任何變化時,對所有變化 loop 迴圈
  • 一個個檢查變化,如果有新增子元素時,檢查子元素的 class 是否為標的

程式碼是看得懂,但是覺得瀏覽器的耗費的 CPU 運作很驚人,因為整個網頁 DOM 載入過程不斷生成節點,而每產生一個節點就會 loop 一次 mutations 的工作!

雖然廢棄 Mutation events 是因為效能的關係,但這個新的 MutationObserver,從範例程式碼來看,實在不覺得對網頁效能有多大幫助,所以我不太敢用...



二、CSS animation 動畫技巧


後來找到這篇「I Want a DAMNodeInserted Event!」,作者真的神乎其技,竟然想到可以利用 CSS3 的動畫語法 animation,來偵測 DOM 新增元素。

其原理很簡單,可參考這篇中文說明「跟蹤DOM的改變」→「CSS動畫」,這裡就不贅述了。

如此一來,使用的 CSS/JS 語法都很短、不複雜,也不需耗費瀏覽器多大的效能來監控 DOM,我認為是最佳解。

以下提供的範例程式碼,針對以上中文說明的程式碼進行修改。



三、範例程式碼


<style>
@keyframes nodeInserted {
from { opacity: 0.99; }
to { opacity: 1; }
}
.add_node {
animation-duration: 0.001s;
animation-name: nodeInserted;
}
</style>

<script src='//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2.0.0/jquery.min.js'></script>

<a id="WFU_test" href="javascript:">點此新增監控元素</a>

<script>
function addNodeListener(event) {
if (event.animationName === "nodeInserted") {
// 找到目標元素
var target = event.target;
// 在目標元素動態產生 HTML 內容
$(target).html("這裡是新增元素的 HTML 內容");
alert("發現目標元素產生");
}
}

// 跨瀏覽器監控目標元素是否產生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animationstart", addNodeListener, false); // FF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SAnimationStart", addNodeListener, false); // IE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webkitAnimationStart", addNodeListener, false); // Chrome

// 點擊 WFU_test
$("#WFU_test").click(function () {
// 產生一個目標元素 但無 HTML 內容
$(this).after("<div class='add_node'></div>");
});
</script>

說明一下以上程式碼在做什麼:

  • 監控 DOM 產生 class 為 add_node 的元素
  • 為 .add_node 設定動畫,透明度從 0.99 變成 1,持續時間只有 0.01 秒,所以肉眼看不到
  • 動畫名稱設為 nodeInserted
  • 監控動畫 nodeInserted 是否執行,當執行的時候呼叫 addNodeListener 函數
  • 函數執行時,找到目標元素 .add_node,動態加入 HTML 內容,並 alert 訊息
  • 點擊 #WFU_test 可動態產生 .add_node,並觸發動畫,自動呼叫 addNodeListener 函數,完成後續動作

以上邏輯非常簡單明瞭,比 MutationObserver 易學易懂多了,可點擊下面這個按鈕即可看到效果:




更多 相關文章:

解決 Chrome 下 Javascript 中文排序問題

$
0
0
最近客戶反應,網頁上的中文排列順序,變得跟以前不太一樣,例如:

  • 原本會按 "上午"、"下午"、"晚上"排序,現在變成 "上午"、"晚上"、"下午"
  • 原本會按 "一"、"二"、"三"排序,現在變成 "二"、"三"、"一"

這件事的確離奇,不過讀者需要先瞭解的是,Javascript 能處理的中文排序,原本就跟我們的預期不太一樣,原理可參考「javascript 中文排序問題」,因此我也曾在「Blogger 樹狀標籤 V2.0」→ 「五、常見 FAQ」→ Q2 提醒,最好要排序的字串,前面加上英數字串,才能確保依照預期來排序。

然而客戶的網頁,以往中文排序都是在預期的狀態,直到最近才突然不正常,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請見本篇的研究心得。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只有 Chrome 異常


既然原本 JS 執行排序的邏輯沒問題,但現在的邏輯卻不一樣,第一個想到的,可能 JS 解析引擎是否不太一樣。由於 Chrome 常常更新版本,所以先測試 Chrome 狀況。

把同樣的網頁用 Chrome 以外的瀏覽器開啟,果然是正常的排序邏輯,只有 Chrome 的排序邏輯跟其他瀏覽器不同,那麼答案就出來了:

  • Chrome 新版本的 JS,改變了中文排序邏輯

如果是市佔率低的瀏覽器(例如 IE),還可以當作沒發生。偏偏 Chrome 是目前市面上最主要的瀏覽器,因此這是個必須立即解決的問題。



二、中文排序最佳解決方案


找到這篇文章,算是 JS 中文排序整理得最完整的:


大致整理一下排序邏輯的重點:

  • Big 5 編碼:
    • 這是大家習慣的排序邏輯,大致上依照筆畫、四聲、部首這樣的順序來排序
    • 但 JS 做不到這樣的排序,因為沒有內建此模組,除非自行另外建立 Big5 排序模組。
    • 但這很麻煩,而且每次執行 JS 都得另外載入這個龐大的模組。
  • 使用 sort() 排序:
    • 依照 Unicode 編碼的順序排序,算是效果很差的中文排序方式
  • sort() 結合 localeCompare() 不指定語系排序:
    • 每個瀏覽器內建設定不同,無法得到跨瀏覽器效果
    • Chrome 以外的瀏覽器,排序效果接近 Big 5,已經是可接受的狀態
    • Chrome 瀏覽器的效果等同 sort()
  • sort() 結合 localeCompare() 指定語系 zh-hant
    • 可得到跨瀏覽器一致的效果
    • 排序效果接近 Big 5(有些為差異,邏輯未知)
  • sort() 結合 localeCompare() 指定語系 zh-TW:
    • 效果等同指定語系 "zh",會依照簡體拼音排序



三、新版 Chrome 為何異常


藉由前述參考文章「黑暗執行緒」提供的範例程式碼,我們得到的其中一個結論是:

  • Chrome 使用 sort() 的效果,等於 localeCompare() 不指定語系排序效果

但現在使用 Chrome 執行修改後的範例程式碼,來看看為何最近 Chrome 更新後中文排序異常:

<script>
var str = "上下晚一二三四五";
var array = [];
for (var i = 0; i < str.length; i++)
array.push(str.substr(i, 1));
array.sort();
document.write("內建 sort()<br />")
document.write(JSON.stringify(array, null, ""));
document.write("<hr />")
array.sort(function(a, b) {
return a.localeCompare(b);
});
document.write("localeCompare 排序<br />")
document.write(JSON.stringify(array, null, ""));
document.write("<hr />")
array.sort(function(a, b) {
return a.localeCompare(b, "zh-TW");
});
document.write("localeCompare zh-TW 排序<br />")
document.write(JSON.stringify(array, null, ""));
</script>


執行結果如下:

內建 sort()
[ "一", "三", "上", "下", "二", "五", "四", "晚" ]

localeCompare 排序
[ "二", "三", "上", "四", "晚", "五", "下", "一" ]

localeCompare zh-TW 排序
[ "二", "三", "上", "四", "晚", "五", "下", "一" ]


這樣就找出原因了,新版 Chrome 之下,localeCompare() 不指定語系的排序效果,完全看不出邏輯,效果完全等同於設定了語系 "zh-TW"之後的排序,也就是依照簡體拼音進行排序

我們可以歸納出,新版 Chrome 會自動幫 localeCompare() 設定語系,且幫繁體語系設定了 "zh-TW",偏偏這是錯誤的設定。

因為根據前述「黑暗執行緒」這篇參考文章,留言有讀者提到,"zh-TW"會被自動判讀為簡體拼音編碼!

而正確的語系設定,應該為 "zh-hant"才對。



四、跨瀏覽器一致的語法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JS 使用 sort 對中文進行排序時,請使用以下的語法:

<script>
var array = ["上午", "下午", "晚上", "一", "二", "三"];
array.sort(function(a, b) {
return a.localeCompare(b, "zh-hant");
});
document.write("中文正確排序<br />");
document.write(array);
</script>

如此就能得到:
  • 跨瀏覽器一致的排序效果
  • 接近 Big5 編碼的排序效果


更多 Javascript 相關技巧:

Blogger 架設電商購物車網站前,需要先考量這些問題

$
0
0
blogger-shopping-cart.jpg-Blogger 架設電商購物車網站前,需要先考量這些問題接到的 Blogger 商業架站需求中,有一小部分希望能購物後進行結帳,也就是需要購物車系統。由於 Blogger 是純前端的平台,就算能實現購物車功能,整個購物流程、機制、商品銷售及售後管理,一定比不上自架站的購物車系統。

那麼想要在 Blogger 架設購物車功能的站長,為了避免認知與現實差距過大,在進行架站之前建議先閱讀本篇內容,瞭解以下這幾點:

  • Blogger 做這件事的極限到哪裡
  • 購物功能的需求程度到哪裡
  • 評估產品目前銷售狀況、事業達到的規模

然後再來決定網站目前有無架設購物車功能的必要,是否應該在 Blogger 架站,或者可考慮將購物車功能外包即可。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Blogger 架設購物車網站的限制


若先不談完整的購物車系統,Blogger 想做出具備購物功能的網站,可以有幾個方向:

1. 商品展示 + 購物車外包

購物車除了要能夠下單,更重要的是串接金流,後台訂單管理等功能,這些除了所費不貲之外,重點是 Blogger 也很難有現成的系統可套用。

網站在還無法有足夠收入前,貿然投入大量資金建置系統,很可能無法回收成本。那麼比較好的選擇,是將購物車功能外包,以節省初期資金,作法如下:

  • 例如在露天、Yahoo、pchome、蝦皮開設賣場,利用第三方的購物車系統處理金流。
  • 優點為各種付款方式(刷卡、轉帳、貨到付款等)都由第三方服務提供
  • Blogger 架設的網站建立文章頁面,為每項產品製作展示圖片、產品敘述等資訊
  • 同時產品頁面提供下單按鈕,連結到第三方賣場,將買家導入外部購物車結帳即可。


blogger-shopping-cart-1.jpg-Blogger 架設電商購物車網站前,需要先考量這些問題

可參考這個 Blogger 架設的範例網站:


該品牌形象網站主要為展示產品,而購物車則交給第三方服務「Pinkoi」:



2. 購買購物車模版

前一個為客製網站方案,所有頁面的版型為自行設計、或由設計師規劃。比較省事的作法是直接購買購物車模版,可參考這兩個網頁,整理了非常多的樣版可參考:


使用購物車模版大致有這些優缺點:

  • 優點:
    • 有現成的購物車功能可用
    • 可透過 paypal 結帳 (包含刷卡功能)
    • 首頁、文章頁面都已經針對購物功能設計過
    • 文章頁面有產品、圖片介紹的現成 HTML 碼可套用
  • 缺點:
    • 所有介面需要逐一中文化
    • 說明書及功能都很複雜,安裝要花不少時間
    • 只要沒有串接第三方服務,Blogger 都很難有訂單後台管理系統
    • 如果另外客製會員系統的話,勉強可以有簡單的訂單紀錄環境


blogger-shopping-cart-2.png-Blogger 架設電商購物車網站前,需要先考量這些問題

可參考這個 Blogger 架設的範例網站:



3. 購物車鑲嵌

如果想用最簡單的方式為網站加入購物車功能,網路有一些第三方購物車服務,提供了簡便的範例程式碼,直接貼入文章就有結帳功能,例如這個服務:


按下「結帳」後會導向第三方網站進行結帳,各種不同的金流(轉帳、超商、貨到付款、信用卡)、物流(宅配、超商取貨、掛號),這些麻煩事都由第三方處理。

看起來是很方便沒錯,但是如果網站很陽春,沒有請設計師規劃,就算有了購物車,如果你是消費者,看到沒有質感的網站,是不是稍微比較不放心花錢下單?



二、購物網站四階段


架設一個電商網站的念頭很吸引人,就像擺在街邊的自動販賣機,不必雇用人力,還能 24 小時全自動接單。

然而,只看到好處,而忽略了本身的業務、行銷能力,就如同花了十萬塊買一台自動販賣機及進貨,卻發現東西賣不出去,結果機器、電費、庫存、場地租金的費用全都血本無歸。

做生意需要穩扎穩打,在這個前提下,發展電商購物網站,我建議分這四個階段進行:

1. Google 表單

一開始知名度不高、網站流量也不高的時候,不適合太早為網站投資購物車功能,更不適合租主機自架站,因為根本不知道這門生意做不做的起來,但可以確定的是每個月主機、網站維護費用都是固定支出

此時建議的作法:

  • 使用免費的 Blogger 平台架設網站,零成本,不會被平台安插廣告。
  • 在產品頁面放 Goolge 表單連結,或是內嵌 Google 表單都可
  • 留下轉帳帳號,讓消費者付錢後再出貨
  • 也可在頁面製作一個「PayPal 結帳按鈕」,雖然看起來比較陽春一些。
  • 一開始缺少金流、物流的支援,導致欠缺質感及專業度,但是初期最重要的是出貨品質,養出第一批忠實客戶、建立口碑是努力目標。


2. 架設 Blogger 購物網站

等到網站流量穩定增加,出貨品質有口碑,確定這個電商網站做得起來、銷售的商品可以賺到錢,例如淨利已有 10 萬以上,且獲利穩定成長,那麼我認為值得把這 10 萬拿出一部份,投資架設 Blogger 購物網站:

  • 買網址,準備建立品牌
  • 可買購物車範本來架設
  • 也可請設計師規劃網站
  • 重點在於讓網站看起來有質感,建立專業形象
  • 版面夠水準的網站會讓消費者更願意下單


3. 金流、物流外包

架設完網站後,可以考慮找第三方電商平台服務:

  • 為所有產品在第三方服務另外建立產品頁面
  • 在自己網站的產品頁面,提供連往第三方的結帳按鈕
  • 雖然會被第三方抽取手續費(看是年費或依成交抽成)
  • 購物網站在這個時期,被抽取的手續費,會比自行建置金流、物流的費用,來得划算很多


4. 自架站

當品牌已經建立起來,產品銷售狀況很好,網站營收很穩定,金額已經大到想要減少被第三方服務抽取的費用時,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找工程師自行架設購物車網站,處理金流、物流等問題。

先前在 Blogger 架設的網站,只要有買網址,那麼要移轉到 WP 自架站都是沒有問題的,所有產品頁面的網址都可無痛移轉

架設這樣的網站費用很高,包含各種軟硬體、SSL、維護雜項開銷等,至少幾十萬跑不掉,上百萬也有可能。不能想省錢結果購物車網站隨便做,金流、物流的串接如果讓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不好,網站一天到晚出問題,招牌砸了反而讓長久累積下來的信譽、品牌受損,不但得不償失也更難再度站起來。

然而自行架設購物車網站,錢可能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其中有很多坑是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才會知道。有幸看到這兩篇專業人士寫的經驗分享:


想要自行架設購物網站的老闆們,建議不要自己搞,先找專業人士當顧問、進行詳細的評估與規劃,再來找工程師、設計師進行基礎建設,以免最後花的是一大筆冤枉錢。



三、Blogger 建議進行方式


新創事業沒有人保證一定可以成功,且戰且走、逐步修正才是存活下去的最高指導原則。看完前述「購物網站四階段」後,相信你可以瞭解,能否正確評估自己的網站發展規模,是下決定之前最重要的考量點。

因應產品的銷售程度,選擇不同階段購物網站的建置規模,才是利於不敗之地的最佳作法。

當你的規模達到可以使用 Blogger 架設購物網站時,參照前面提供的幾個範例網站,以下是我建議的作法:

  • 不一定要購買購物車模版,因為是針對國外環境設計,PayPal 結帳流程不方便台灣消費者刷卡
  • 這也就是說,不一定需要在網站使用購物車系統,重要的是有結帳按鈕(導向第三方網站),能完成購物就好
  • 真正需要的是請設計師設計網站、以及產品頁面
  • 真的非常喜歡購物車模版的話,也是可以再請工程師對模版進行修改
  • 然後產品頁面加上第三方服務的結帳按鈕,導向第三方網站,讓消費者得到金流、物流的支援,提高友善的操作體驗度,產生愉快、便利的購物流程。


更多 Blogger 範本相關文章:

如何讓星級評價效果以百分比呈現﹍CSS 技巧詳解

$
0
0
star-rating-percentage-css.jpg-如何讓星級評價效果以百分比呈現﹍CSS 技巧詳解最近接到需求要在網頁呈現「五顆星評等」的效果,就像搜尋結果常會看到的星級評等:

star-rating-percentage-css-1.png-如何讓星級評價效果以百分比呈現﹍CSS 技巧詳解

或 Google 商家的評分星等:

star-rating-percentage-css-2.png-如何讓星級評價效果以百分比呈現﹍CSS 技巧詳解

從上面的示意圖可發現,以 5 分為滿分的情況下,4.5 分(也就是 90%)所呈現的星等並非 4 星(無條件捨去法),也不是 5 星(四捨五入法),而是忠實地呈現 4.5 星。

這要如何做到呢,是否除了一顆星以外,還要額外準備半顆星的圖案呢?經研究的結果,只要使用簡單的 CSS 就能達成,而且任何小數點、百分比,都能依照比例呈現。

(圖片出處: pixabay.com)


一、CSS 製作原理


在網路上找了幾個範例效果作為參考:

1. 使用偽類


這個範例算是最簡潔的一個,只是利用偽類會導致在修改字元時,比較不方便一些。比較過其他版本後,發現可以用這組程式改成擴充性比較佳的最終版本。


2. 使用 display:flex


這組程式碼的版面對齊效果很好,研究了 CSS 發現原來是使用了 display: flex 的方式。

但因為是比較新的 CSS 語法,導致會有跨瀏覽器(及版本)的問題,同時在不同行動裝置的呈現效果也不容易預期,因此最終還是捨棄了這個方案。


3. 使用背景圖


這組程式碼有兩個效果,一個使用透明背景圖(包含前景、背景兩顆星的圖案),導致擴充性比較差,因為想套用、又想變換圖案的話,自己也得製作類似的圖。

另一個使用 UNICODE 字元,修改比較方便。不過這兩個效果的缺點都一樣,為每個星星圖案設定了固定寬度,將來要變更圖案大小的話,設定上會比較麻煩。


4. 製作原理

從以上範例可歸納出,製作星級評價效果的原理為:

  • 分別產生前景、背景兩組不同顏色的 5 顆星
  • 這兩組圖案位置必須互相重疊,前景會蓋過背景
  • 為前景的 5 顆星設定評比的寬度百分比,例如 80%,那麼前景就只會顯示 4 顆星
  • 超出前景寬度的部分設定隱藏,那麼超出的部分就只會顯示背景的圖案

以下依據此原理,製作出簡單又方便任意調整星星大小的範例程式碼。


二、範例程式碼



★★★★★
★★★★★


以上範例效果的 HTML / CSS 請見以下程式碼:

<style>
.ratings {
position: relative;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inline-block;
color: #ddd; /*背景星星顏色*/
overflow: hidden;
font-size: 20px; /*調整字體大小可放大縮小星星*/
text-shadow: 0px 1px 0 #999;
}
.full_star {
width: 90%; /*調整寬度可變更星等*/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white-space: nowrap;
overflow: hidden;
color: #D56A16; /*前景星星顏色*/
}
</style>
<div class="ratings">
<div class="empty_star">★★★★★</div>
<div class="full_star">★★★★★</div>
</div>

  • 最重要的是修改 width 百分比,這會改變顯示的星等,例如 80% 會顯示 4 顆星
  • 星星圖案使用了 Unicode 圖案 "★",可置換為其他字元,也可使用 img 圖案
  • CSS 修改請見註解文字說明
  • 可分別修改星星大小、顏色



三、範例效果


以下提供各種修改的效果:

1. 放大縮小 5 顆星

★★★★★
★★★★★
★★★★★
★★★★★
★★★★★
★★★★★

以上為修改 font-size 數值的各種效果


2. 改用 10 顆星也行

★★★★★★★★★★
★★★★★★★★★★


以上為調整 HTML 顯示字元數量的效果,寬度設定為 75%,所以顯示 7.5 顆星


3. 也可用別的 Unicode 圖案、Font Awesome 圖示

❤❤❤❤❤
❤❤❤❤❤


可參考「Unicode 表情圖案(emoji ) + 特殊符號字元一覽表」,挑選想要置換星星圖案的字元。




可參考「Font Awesome 圖示速查表」,挑選想要置換星星圖案的字元。但記得要先引用 Font Awesome 外連。


更多 CSS 相關技巧:

解決浮動導覽列遮住錨點位置的問題﹍CSS 技巧

$
0
0
網站使用「浮動導覽列」可提供友善的閱讀體驗,讓導覽列隨時保持在網頁最上方,訪客失焦時能重新找到方向。

不過這個設計後來發現有個隱藏的缺點,當網站使用了錨點後,訪客點擊錨點時,螢幕捲到的位置看起來怪怪的。

本站為了解決此現象,過去曾調高錨點的位置(放置隱藏的錨點),或是使用 JS 重新計算正確的座標。而最近多個案件都需要處理錨點異常的狀況,同時網頁版、行動版浮動導覽列高度不一樣的話,計算座標也是麻煩,於是研究了一下此現象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最後發現竟然使用 CSS 就可以做到簡單又完美的解法,請見本篇詳細的說明。

(圖片出處: peakpx.com)


一、為何錨點位置錯誤


1. 錨點的原理

錨點確切的運作方式,可參考這篇「神奇的html錨點,讓你的網頁在內部自由的跳轉」,重點整理如下:

  • ID 定位:任何 HTML 元素都可設定,例如 <div id="wfublog"></div>
  • NAME 定位:只有 A 標籤可設定,例如 <a name="wfublog"></a>
  • 超連結設定:將 A 標籤的超連結設定為井字號 "#" + 定位字串即可,例如 <a href="#wfublog">連結文字</a>
  • 訪客點擊這個超連結後,螢幕頂端會自動跳到定位點,也就是放置了對應「id 定位」、或「name 定位」的位置

瞭解以上原理後不難發現,浮動導覽列是有高度的,例如有 100px 高的話,那麼點擊錨點後,螢幕跳到定位點時,這個地方會被浮動導覽列遮住,只看得到定位點下方 100px 處的內容。


2. HTML 解法

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我一開始的作法,建立看不見的定位點,也就是沒有文字內容的定位元素,然後接幾個換行標籤 <br/>,讓距離超過導覽列高度,再接要顯示的文字即可。

但這也是最不建議的解法,只要版型有變動,例如哪天沒用浮動導覽列了,或是導覽列高度改變了,那麼所有曾經使用錨點的文章,就得一篇篇手動改到崩潰。


3. JS 解法

後來比較聰明,改用 JS 自動處理,可避免前一個解法的窘境:

  • 監控 A 標籤的點擊事件,當超連結有錨點字串時才處理
  • 點擊錨點後,計算導覽列高度,也計算定位點元素的 Y 軸座標
  • 將螢幕捲到 (定位點元素的 Y 軸座標) - (導覽列高度) 之處,即可正確顯示錨點文字

如果會寫 JS 的話,按照以上步驟進行即可。



二、CSS 解法原理


根據這個討論串「Fixed page header overlaps in-page anchors」,原來 CSS3 有個選擇器 :target可以控制所有錨點,這樣就省事多了:

  • 在定位點元素使用偽類 :before製作看不見的區塊
  • 為這個區塊設定高度,跟導覽列一樣高
  • 這樣的設定,無形中自動增加了定位點元素的 Y 軸座標
  • 使得點擊錨點後,定位點元素有了往下移動的效果,不再被導覽列遮住

補充一下,上述 stackoverflow 討論串,每一個回答的參與者,有志一同幾乎都另外幫偽類區塊加了負值的 margin-top 或 padding-top,將這區塊往上拉回 Y 軸位置,我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



三、CSS 範例程式碼


1. 最佳解

所以只要使用以下 CSS 程式碼,就能解決浮動導覽列遮住錨點位置的問題:

:target:before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height: ??px;
}

以上 ?? 請填入導覽列高度即可。


2. 四、處理 Blogger 行動版

如果是 Blogger 平台,只要懂得運用「Blogger 判斷式」還能同時處理網頁版與行動版的 CSS 設定。

例如將前面的 CSS 程式碼,加入以下的判斷式:

<style>
:target:before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b:if cond='!data:blog.isMobile'>
height: ??px; /*這裡 ?? 填入 Blogger 網頁版導覽列高度*/
<b:else/>
height: ??px; /*這裡 ?? 填入 Blogger 行動版導覽列高度*/
</b:if>
}
</style>

如此網頁版、行動版浮動導覽列引起的錨點問題,就能同時搞定了!


更多 CSS 相關技巧:
Viewing all 57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